一种免开槽砌体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8683发布日期:2024-03-28 18:5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开槽砌体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砌体墙,具体为一种免开槽砌体墙。


背景技术:

1、砌体墙,指的是用块体和砂浆通过一定的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墙体。

2、为了方便将导线内藏进墙体,一般会在砌体墙砌完后通过机械在墙体表面开设线槽和开关槽,开关槽相对较大,在施工时相对容易平整开设,但是线槽长度长,宽度小,而且中间还要开设弯槽,难以开设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开槽砌体墙,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地梁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中间设置有浇灌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填充机构,所述体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拉结筋,所述主体机构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墙面。

3、优选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砌墙砖、纵开口导槽砖、横开口导槽砖、纵开口拉结砖和横开口拉结砖,所述主体砌墙砖的数量、纵开口导槽砖的数量、横开口导槽砖的数量、纵开口拉结砖的数量和横开口拉结砖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纵开口导槽砖和多个所述横开口导槽砖均位于多个主体砌墙砖之间,多个所述纵开口拉结砖和多个所述横开口拉结砖均位于多个主体砌墙砖的两侧。

4、优选的,所述主体砌墙砖的上表面、所述纵开口导槽砖的上表面、所述横开口导槽砖的上表面、所述纵开口拉结砖的上表面和所述横开口拉结砖的上表面均内嵌式开设有安置槽,且安置槽的内底壁均贯穿开设有腰孔,且主体砌墙砖的内部、纵开口导槽砖的内部、横开口导槽砖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隔音块,且第一隔音块的形状大小与安置槽的形状大小均循环匹配。

5、优选的,所述横开口导槽砖的前后两侧均内嵌式开设有第一埋线槽,所述纵开口导槽砖的左右两侧均内嵌式开设有第二埋线槽,且第一埋线槽包括两个第一纵槽和一个长横槽,且两个第一纵槽与一个长横槽交错分布,且第二埋线槽包括一个第二纵槽和一个短横槽,且第二纵槽与短横槽交错分布,且第一纵槽与长横槽之间和第二纵槽与短横槽之间均设置有弧角。

6、优选的,所述第一埋线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第一填充条,所述第二埋线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第二填充条,且第一填充条和第二填充条均为空心填充条,且第一填充条和第二填充条均为橡胶填充条,且第一填充条的表面和第二填充条的表面军贯穿开设有抠孔。

7、优选的,所述纵开口拉结砖的上下两侧均内嵌式开设有第一拉结槽,所述横开口拉结砖的上下两侧均内嵌式开设有第二拉结槽,且纵开口拉结砖的内部和横开口拉结砖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隔音块,且第二隔音块的上表面低于纵开口拉结砖上侧第一拉结槽的内底壁和横开口拉结砖上侧第二拉结槽的内底壁。

8、优选的,所述纵开口拉结砖和横开口拉结砖分别通过第一拉结槽和第二拉结槽与拉结筋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地梁机构包括混凝土底台和钢筋底架,所述混凝土底台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构的底部,所述钢筋底架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底台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浇灌体机构包括构造柱和钢筋支架,所述构造柱固定填充在主体机构的中间,所述钢筋支架固定连接在构造柱的内部,且构造柱与混凝土底台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填充机构包括侧砖和混凝土填充体,所述侧砖通过混凝土填充体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构的顶部,且侧砖通过混凝土填充体与构造柱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免开槽砌体墙,通过设置的主体机构、地梁机构、浇灌体机构、填充机构、拉结筋和水泥墙面,能够在砌墙时通过主体机构内部主体砌墙砖、纵开口导槽砖和横开口导槽砖的不同拼接,使得第一埋线槽和第二埋线槽能够在砌墙时直接形成所需要的走线通道,避免了后续进行线槽开槽。

14、2、该免开槽砌体墙,通过设置的第一填充条、第二填充条和抠孔,方便在砌墙时对第一埋线槽和第二埋线槽形成填充,避免槽内被水泥堵塞,方便保障后续槽内畅通。

15、3、该免开槽砌体墙,通过设置的纵开口拉结砖、横开口拉结砖、第一拉结槽和第二拉结槽,能够方便拉结筋嵌入,方便侧方立柱通过拉结筋稳定与砌体墙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地梁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中间设置有浇灌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填充机构,所述体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拉结筋(5),所述主体机构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墙面(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砌墙砖(1101)、纵开口导槽砖(1201)、横开口导槽砖(1202)、纵开口拉结砖(1301)和横开口拉结砖(1302),所述主体砌墙砖(1101)的数量、纵开口导槽砖(1201)的数量、横开口导槽砖(1202)的数量、纵开口拉结砖(1301)的数量和横开口拉结砖(130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纵开口导槽砖(1201)和多个所述横开口导槽砖(1202)均位于多个主体砌墙砖(1101)之间,多个所述纵开口拉结砖(1301)和多个所述横开口拉结砖(1302)均位于多个主体砌墙砖(110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砌墙砖(1101)的上表面、所述纵开口导槽砖(1201)的上表面、所述横开口导槽砖(1202)的上表面、所述纵开口拉结砖(1301)的上表面和所述横开口拉结砖(1302)的上表面均内嵌式开设有安置槽(1102),且安置槽(1102)的内底壁均贯穿开设有腰孔(1103),且主体砌墙砖(1101)的内部、纵开口导槽砖(1201)的内部、横开口导槽砖(120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隔音块(1104),且第一隔音块(1104)的形状大小与安置槽(1102)的形状大小均循环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开口导槽砖(1202)的前后两侧均内嵌式开设有第一埋线槽(1203),所述纵开口导槽砖(1201)的左右两侧均内嵌式开设有第二埋线槽(1204),且第一埋线槽(1203)包括两个第一纵槽和一个长横槽,且两个第一纵槽与一个长横槽交错分布,且第二埋线槽(1204)包括一个第二纵槽和一个短横槽,且第二纵槽与短横槽交错分布,且第一纵槽与长横槽之间和第二纵槽与短横槽之间均设置有弧角(1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埋线槽(1203)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第一填充条(1206),所述第二埋线槽(1204)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第二填充条(1207),且第一填充条(1206)和第二填充条(1207)均为空心填充条,且第一填充条(1206)和第二填充条(1207)均为橡胶填充条,且第一填充条(1206)的表面和第二填充条(1207)的表面军贯穿开设有抠孔(120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开口拉结砖(1301)的上下两侧均内嵌式开设有第一拉结槽(1303),所述横开口拉结砖(1302)的上下两侧均内嵌式开设有第二拉结槽(1304),且纵开口拉结砖(1301)的内部和横开口拉结砖(130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隔音块(1305),且第二隔音块(1305)的上表面低于纵开口拉结砖(1301)上侧第一拉结槽(1303)的内底壁和横开口拉结砖(1302)上侧第二拉结槽(1304)的内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开口拉结砖(1301)和横开口拉结砖(1302)分别通过第一拉结槽(1303)和第二拉结槽(1304)与拉结筋(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机构包括混凝土底台(2001)和钢筋底架(2002),所述混凝土底台(2001)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构的底部,所述钢筋底架(2002)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底台(2001)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体机构包括构造柱(3001)和钢筋支架(3002),所述构造柱(3001)固定填充在主体机构的中间,所述钢筋支架(3002)固定连接在构造柱(3001)的内部,且构造柱(3001)与混凝土底台(200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机构包括侧砖(4001)和混凝土填充体(4002),所述侧砖(4001)通过混凝土填充体(4002)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构的顶部,且侧砖(4001)通过混凝土填充体(4002)与构造柱(300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砌体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免开槽砌体墙,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地梁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中间设置有浇灌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填充机构,所述体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拉结筋,所述主体机构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墙面。该免开槽砌体墙,通过设置的主体机构、地梁机构、浇灌体机构、填充机构、拉结筋和水泥墙面,能够在砌墙时通过主体机构内部主体砌墙砖、纵开口导槽砖和横开口导槽砖的不同拼接,使得第一埋线槽和第二埋线槽能够在砌墙时直接形成所需要的走线通道,避免了后续进行线槽开槽。

技术研发人员:顾勇,董江平,王丽华,于洋,周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