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6519发布日期:2023-06-09 23: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角塔地线支架,具体为一种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


背景技术:

1、电力线路转角塔,专用于内、外角绝缘子串长度不等的三相导线绝缘子l型布置,因l型绝缘子串风偏小,施加在铁塔上的张力也较小,可使本转角塔尺寸减小,耗钢量少,能有效节约电力走廓,特别适合于多山及森林茂密的地区。直线塔、无转角的耐张塔可用下述方法画印:用垂球将横担挂孔中心投影到任一子导线上,将直角三角板的一个直角边贴紧导线,另一直角边对准投影点,在其他子导线上画印,使诸印记点连成的直线垂直于导线。

2、由于转角塔位于不同的地形环境中,对于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来说,有时会受到外界风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地线支架的承压力弱,无法在恶劣的环境中抵抗较强的风力,另外,地线支架在发生故障之后维修难度较高,不便于转角塔的使用,提高地线支架的承压力是很有必要的。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包括转角塔,所述转角塔上方设有地线支架和悬臂梁,还包括:

4、承压力组件,所述承压力组件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地线支架和所述悬臂梁以加强所述地线支架的稳定性。

5、优选的,所述承压力组件包括第一u型环、调节板和第二u型环,所述第一u型环和所述第二u型环分别设于所述调节板的两侧。

6、优选的,所述承压力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圆环,两个所述连接圆环分别设于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增强所述连接杆的承载力。

7、优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板。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调节板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调节板使得所述弹簧无法从所述调节板的两端滑落移出。

9、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环与所述悬臂梁连接,所述第二u型环与所述地线支架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压力组件,承压力组件中的弹性元件使得地线支架在受到外界风力的影响时发生形变,这样地线支架的承压力范围增大,地线支架不会时刻处于绷直的状态,但同时也不会一直摇晃不定,不会因为外界风力的干扰而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包括转角塔(1),所述转角塔(1)上方设有地线支架(2)和悬臂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力组件(4)包括第一u型环(41)、调节板(44)和第二u型环(47),所述第一u型环(41)和所述第二u型环(47)分别设于所述调节板(44)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力组件(4)还包括两个连接杆(42)和两个连接圆环(43),两个所述连接圆环(43)分别设于所述调节板(44)的两端,增强所述连接杆(42)的承载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46),所述弹簧(46)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板(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2)穿过所述调节板(44)与所述限位板(45)连接,所述调节板(44)使得所述弹簧(46)无法从所述调节板(44)的两端滑落移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环(41)与所述悬臂梁(3)连接,所述第二u型环(47)与所述地线支架(2)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转角塔地线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角塔外角侧地线支架,包括转角塔,所述转角塔上方设有地线支架和悬臂梁,还包括:承压力组件,所述承压力组件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地线支架和所述悬臂梁以加强所述地线支架的稳定性。本技术通过设置承压力组件,承压力组件中的弹性元件使得地线支架在受到外界风力的影响时发生形变,这样地线支架的承压力范围增大,地线支架不会时刻处于绷直的状态,但同时也不会摇晃不定,不会因为外界风力的干扰而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于令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信泰诚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