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板材,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
背景技术:
1、弹性板材产品在市场上应用日益广泛,具有环保、耐滑、耐磨、抗变形、铺装便捷等优点,是一类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装饰产品。弹性板材传统构造包括基材层、彩膜层、耐磨层、uv层等。传统弹性板材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隔声性能不足,影响板材的应用范围,不能满足在高隔声要求的地面或墙面应用。同时还很大程度上影响板材的使用性能和美观性。传统地板采取的隔声措施为分体式,一般采取在板材表面涂隔声层材料等措施,材料和施工成本偏高,市场竞争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2、一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包括:一体化隔声板材,所述一体化隔声板材包括一体化隔音板材基材和专用隔声材料,所述一体化隔音板材基材内部设有隔声材料装配腔,所述专用隔声材料装配于所述隔声材料装配腔中,隔声材料装配腔的结构与专用隔声材料的截面结构相吻合;所述隔声材料装配腔设有一个或多个;
3、所述专用隔声材料为实心结构或微蜂窝网状结构;
4、所述专用隔声材料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不规则形。
5、进一步地,所述专用隔声材料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直径为3-20mm。
6、进一步地,所述专用隔声材料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长度为5-50mm,宽度为3-20mm。
7、进一步地,所述专用隔声材料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形时,厚度方向外缘最大尺寸为3-20mm,宽度方向外缘最大尺寸为5-50mm。
8、进一步地,所述隔声材料装配腔设有多个时,等间隔分布为一层。
9、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专用隔声材料之间的间距为2-40mm。
10、进一步地,位于边缘的专用隔声材料与一体化隔音板材基材边缘的间距为2-40mm。
11、进一步地,所述微蜂窝网状结构的蜂窝最大尺寸为0.5-3mm。
12、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隔音板材基材的厚度为4-35mm。
13、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隔声性能优异
15、采用该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的产品,隔声材料和板材基材有效结合,材料自身隔声好,同时形成不同材料界面,隔声性能优异。
16、2、外形美观
17、采用该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的产品,隔声材料分布于板材基材内部,不影响整体外观效果,装饰性强。
18、3、板材整体强度高
19、采用该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隔声材料在板材基材腔体内,并一体化结合,整体强度高,不易变形,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20、4、生产效率高
21、采用该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隔声材料和板材基材采用一次性挤出方法,生产效率高,综合竞争力强。
22、5、使用寿命长
23、采用该种新型隔声型地板产品,整体使用寿命长。
24、6、便捷的安装性
25、采用该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安装工艺便捷,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26、7、应用范围广泛
27、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即可应用于各类弹性板材产品,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使用范围。
28、8、综合性价比高
29、采用该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综合性价比高,有利于其普及或大众化,开拓了板材的市场空间。
30、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建筑等领域广泛推广。
1.一种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隔声板材(3),所述一体化隔声板材(3)包括一体化隔音板材基材(1)和专用隔声材料(2),所述一体化隔音板材基材(1)内部设有隔声材料装配腔,所述专用隔声材料(2)装配于所述隔声材料装配腔中,隔声材料装配腔的结构与专用隔声材料(2)的截面结构相吻合;所述隔声材料装配腔设有一个或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隔声材料(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直径为3-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隔声材料(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长度为5-50mm,宽度为3-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隔声材料(2)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形时,厚度方向外缘最大尺寸为3-20mm,宽度方向外缘最大尺寸为5-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材料装配腔设有多个时,等间隔分布为一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专用隔声材料(2)之间的间距为2-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边缘的专用隔声材料(2)与一体化隔音板材基材(1)边缘的间距为2-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蜂窝网状结构的蜂窝最大尺寸为0.5-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隔音板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隔音板材基材(1)的厚度为4-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