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2324发布日期:2023-04-29 19:0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


背景技术:

1、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外脚手架连墙件主要采用楼层梁上预埋普通钢管,通过扣件将预埋钢管与外架连接等形式。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告)号:cn216740654u公开了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该外脚手架连墙件通过具有弯折段的固定杆预埋在主体砼结构内,而具有外螺纹段的直杆段则用于连接焊接钢管件的连接件。该外脚手架连墙件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连接件和内螺纹件将钢管件套接在固定杆上,然后将钢管件与外脚手架通过扣件正常连接,当外架拆除时,仅需松开内螺纹件,将固定杆的多余部分割除便可,而连接件、内螺纹件和钢管件均可重复利用。利用这种外脚手架连墙件,能够解决二次结构施工不便,需预留洞口二次封堵且存在渗水隐患等难题。

3、然而上述外脚手架连墙件在对脚手架进行固定通常在外墙面上设置有多个节点,不仅不够美观,同时在于墙面的连墙件进行连接时也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装卸不够便捷,因此,设计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主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外脚手架连墙件在对脚手架进行固定通常在外墙面上设置有多个节点,不仅不够美观,同时在于墙面的连墙件进行连接时也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装卸不够便捷。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包括外墙板,所述外墙板内连接有预埋结构,所述预埋结构的前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四组外接结构,每组所述外接结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连接于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前凸件,所述前凸件内开设有内槽,所述前凸件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限位孔,所述前凸件的表面插接有捆箍,所述捆箍的表面开设有插孔,且插孔与限位孔相匹配,所述捆箍的表面通过两个连轴转动连接有套环。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墙板内嵌设的预埋结构通过连接组件与外部的四组外接结构连接,与外墙板的一个连接节点可实现与外部脚手架建立四个限位点,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也能提高对脚手架限位的效果,并且提高了操作便捷度,而外接结构可通过连杆及连接的前凸件插入脚手架支架内部,并通过前凸件表面插接的捆箍及捆箍上的两个套环与脚手架上的支撑柱固定,捆箍表面通过连轴转动连接的套环也能提高固定的便捷度,适配不同的固定角度,而整个捆箍可在前凸件上前后插接,并利用捆箍上的插孔与向吻合的限位孔配合锁紧螺栓进行限制,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

4、优选的,所述捆箍上连接有两个凸板,两个所述凸板上均开设有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内插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捆箍上的两个带有连接孔的凸板可配合锁紧螺栓及螺母对整个捆箍在前凸件上的限位效果。

6、优选的,所述预埋结构包括预埋孔,所述预埋孔设置于外墙板内,所述预埋孔内嵌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采用分叉杆结构,所述预埋件的前侧连接有外延螺杆。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结构可利用预埋件预埋至外墙板中的预埋孔内,采用分叉杆结构的预埋件也能提高预埋结构的稳定性,前侧连接的外延螺杆贯穿外墙板向前延伸并与连接组件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于外延螺杆上,所述螺纹套筒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套,且连接套的表面与四组外接结构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可利用螺纹套筒在外延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表面固定的四组外接结构的连接套可在螺纹套筒的前侧转动,避免转动螺纹套筒时连接套也会带动四组外接结构同步转动。

10、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与连接套之间设置有摩擦橡胶,所述螺纹套筒的表面设置有六角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筒与连接套之间设置的摩擦橡胶可提高螺纹套筒与连接套之间转动后的稳定性,螺纹套筒的表面设置的六角柄也能便于外部工具对螺纹套筒的转动。

12、优选的,每组所述外接结构中的两个套环均采用微弹性材质,且两个连轴内均设置有阻尼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组外接结构中的两个套环均采用微弹性材质可脚手架内不同位置的支撑杆进行捆绑,提高限位效果,两个连轴内的阻尼层同样也能避免转动套环后的不稳定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具有以下优点:

15、本方案中,整个外脚手架连墙件结构设置合理,组装与拆卸便捷,利用与墙体的一个连接节点,可实现与脚手架的四个连接限位点,降低了外墙体的预埋操作难度,也能提高对脚手架支撑限位的稳定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1),所述外墙板(1)内连接有预埋结构,所述预埋结构的前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四组外接结构,每组所述外接结构包括连杆(7),所述连杆(7)连接于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固定有前凸件(8),所述前凸件(8)内开设有内槽(9),所述前凸件(8)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限位孔(10),所述前凸件(8)的表面插接有捆箍(11),所述捆箍(11)的表面开设有插孔(14),且插孔(14)与限位孔(10)相匹配,所述捆箍(11)的表面通过两个连轴(15)转动连接有套环(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箍(11)上连接有两个凸板(12),两个所述凸板(12)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3),两个所述连接孔(13)内插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结构包括预埋孔(2),所述预埋孔(2)设置于外墙板(1)内,所述预埋孔(2)内嵌设有预埋件(3),所述预埋件(3)采用分叉杆结构,所述预埋件(3)的前侧连接有外延螺杆(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纹套筒(5),所述螺纹套筒(5)螺纹连接于外延螺杆(4)上,所述螺纹套筒(5)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套(6),且连接套(6)的表面与四组外接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5)与连接套(6)之间设置有摩擦橡胶,所述螺纹套筒(5)的表面设置有六角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外接结构中的两个套环(16)均采用微弹性材质,且两个连轴(15)内均设置有阻尼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本外脚手架连墙件包括外墙板,外墙板内连接有预埋结构,预埋结构的前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四组外接结构,每组外接结构包括连杆,连杆连接于连接组件上,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前凸件,前凸件内开设有内槽,前凸件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限位孔,前凸件的表面插接有捆箍,捆箍的表面开设有插孔,且插孔与限位孔相匹配,捆箍的表面通过两个连轴转动连接有套环,整个外脚手架连墙件结构设置合理,组装与拆卸便捷,利用与墙体的一个连接节点,可实现与脚手架的四个连接限位点,降低了外墙体的预埋操作难度,也能提高对脚手架支撑限位的稳定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黎小秋,郭锡堂,郑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福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