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6988发布日期:2024-03-05 11:4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1、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它是一种外型像空心楼板一样的墙材,但是它两边有公母榫槽,安装时只需将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它是由无害化磷石膏、轻质钢渣、粉煤灰等多种工业废渣组成,经变频蒸汽加压养护而成,轻质隔墙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呼吸调湿、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轻质隔墙板分为内墙和外墙,内墙的隔墙板可以充分的扩大房屋的空间。由于是装配式施工,本体三合一结构,板与板连接成整体,抗冲击性能强,用钢结构方法锚固,墙体强度高,可做层高、跨度大的间隔墙体,整体抗震性能高于普通砌筑墙体多倍。复合墙板隔墙系统结构紧密,整体性好,不变形,墙面不易松散,抗震性好,且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其隔音效果符合国家住宅的隔音要求,大大高于其他砌砖墙体的隔音效果;轻质隔墙板的制造工艺也决定了良好的隔热保温功能,让您的室内环境更加舒适;实践中发现,现有的轻质隔墙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多为两边设有公母榫槽,安装时将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而成,该种通过粘接剂相连的方式容易因外界因素(空气、温度、振动等)产生粘接开裂,从而影响轻质隔墙板之间整体的连接质量,稳定性低,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包括板材主体和用于若干个板材主体之间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板材主体左侧面的上下两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板材主体右侧面的上下两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

4、优选的,所述板材主体上中心处设置于板芯层,且所述板芯层的外侧壁粘合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侧壁粘合有防火层,且所述防火层的外侧壁粘合有耐磨层。

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横切面均呈t字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呈左右对称设置,即所述连接件的横切面呈工字状。

6、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的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均为t型槽。

7、优选的,所述板材主体的右侧面的中部沿其高度方向还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所述板材主体的左侧面的中部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凸条相适配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之间。

8、优选的,所述凸条的横切面呈等腰梯形状,且所述凸条面积最大的一侧面与所述板材主体的右侧面连接,所述条形槽的横切面也呈等腰梯形状。

9、优选的,所述凸条远离所述板材主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密封垫。

10、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左侧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位移的止退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左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止退组件相适配的止退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右侧也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位移的止退组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右侧面也设置有与所述止退组件相适配的止退槽。

11、优选的,所述止退组件包括设于板材主体内部的滑腔,所述滑腔的轴线方向呈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滑腔内部适配有左右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水平设置有止退杆,所述止退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左侧面位于所述止退槽内部,所述滑块的另一侧与所述滑腔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通过在板材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t型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相邻的板材主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将两个轻质板材横向连接在一起,无需使用粘接剂,提高了轻质板材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主体(1)和用于若干个板材主体(1)之间连接的连接件(2),所述板材主体(1)左侧面的上下两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所述板材主体(1)右侧面的上下两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槽(4),所述连接件(2)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槽(4)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部(21)和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的横切面均呈t字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呈左右对称设置,即所述连接件(2)的横切面呈工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第二限位槽(4)的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3)、第二限位槽(4)均为t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主体(1)的右侧面的中部沿其高度方向还设置有凸条(5),所述凸条(5)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4)之间,所述板材主体(1)的左侧面的中部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凸条(5)相适配的条形槽(6),所述条形槽(6)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5)的横切面呈等腰梯形状,且所述凸条(5)面积最大的一侧面与所述板材主体(1)的右侧面连接,所述条形槽(6)的横切面也呈等腰梯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5)远离所述板材主体(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密封垫(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的左侧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2)位移的止退组件(8),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左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止退组件(8)相适配的止退槽(9);所述第一限位槽(3)的右侧也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2)位移的止退组件(8),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右侧面也设置有与所述止退组件(8)相适配的止退槽(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包括板材主体和用于若干个板材主体之间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板材主体左侧面的上下两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板材主体右侧面的上下两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本技术通过在板材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T型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相邻的板材主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将两个轻质板材横向连接在一起,无需使用粘接剂,提高了轻质板材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培,胡增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舒浪平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