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0132发布日期:2023-06-28 14:0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1、建筑物一般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设施,目前的建筑墙体,一般采取用轻质砖或黏土砖现场手工砌筑、用水泥砂浆固定的方法进行施工,这种建筑墙体的缺点是,墙体定位精度低,易产生偏斜,施工质量差;砌筑墙体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2、而装配式墙体建筑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周期并减少对染污的排放,然而现有的装配式墙体大多采用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连接,长时间的使用中会导致螺栓螺母拆卸困难,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所述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包括:

4、墙体,所述墙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墙体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墙体内部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用于实现两墙体支架内的装配连接;

5、驱动自锁组件,所述驱动自锁组件转动连接于墙体内部且与卡扣结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卡扣结构运作并实现卡扣结构的自锁。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结构包括:

7、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墙体内部,墙体内部位于螺纹杆的一端滑动安装有调节块,调节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调节块的弧形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

8、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安装于墙体内部,固定轴的外侧面铰接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直槽口,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卡位块,固定杆沿直槽口路径滑动;

9、卡位槽,所述卡位槽设置在固定块的弧形外侧面且与卡位块之间形成卡接配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和调节块同心设置,安装块和卡位槽均关于固定块呈圆周阵列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自锁组件包括:

12、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于墙体内部,驱动轴位于墙体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蜗杆;

13、蜗轮,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弧形外侧面,蜗轮与蜗杆之间传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块的弧形外侧面设置有凸起部,墙体内部设置有凹陷部,凸起部沿凹陷部路径滑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外径与直槽口的内径相等。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墙体通过在内部设置驱动自锁组件并与卡扣结构之间形成传动配合,能够实现两墙体之间的固定装配,且该驱动自锁组件和卡扣结构与螺栓螺母相比较,能够使墙体之间的拆卸更为方便快捷,且通过将结构呈圆周阵列设置,能够使两墙体之间受力更加均衡。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和调节块同心设置,安装块和卡位槽均关于固定块呈圆周阵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自锁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的弧形外侧面设置有凸起部,墙体内部设置有凹陷部,凸起部沿凹陷部路径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径与直槽口的内径相等。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所述新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墙体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墙体内部设置有卡扣结构;驱动自锁组件,所述驱动自锁组件转动连接于墙体内部且与卡扣结构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墙体通过在内部设置驱动自锁组件并与卡扣结构之间形成传动配合,能够实现两墙体之间的固定装配,且该驱动自锁组件和卡扣结构与螺栓螺母相比较,能够使墙体之间的拆卸更为方便快捷,且通过将结构呈圆周阵列设置,能够使两墙体之间受力更加均衡。

技术研发人员:辛辉,王杰涛,徐晓飞,徐一心,许克元,许文记,许文金,许晓,许兆印,杨位林,杨忠正,于爱先,于风磊,于海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市飞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