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站砼出料斗的下料调节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1033发布日期:2024-04-08 11:2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站砼出料斗的下料调节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下料调节门,特别是一种搅拌站砼出料斗的下料调节门。


背景技术:

1、现有搅拌站使用的砼出料斗,因未装设出口控制阀的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当搅拌主机卸完料,搅拌车驶离出料斗底部后,出料斗内壁由于混凝土的黏性黏附有混凝土浆液,并且这部分浆液顺着斗壁往下流滴到地面上,常年累月,在卸料斗下方的地方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残料,给搅拌站现场作业环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传统解决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在出料斗的出口设计调节门,用于将出料斗的出口密封。

2、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砼出料斗下料调节门主要有以下几类:插板式调节门、对夹式调节门等,但二者存在一下缺陷:插板式调节门主要存在大颗粒骨料卡门、门板易磨损以及密封不严易漏浆料的问题;对夹式调节门主要存在胶皮易磨损(反复折叠情况下胶皮易损坏)、整体设备高度过高造成正常站型无法安装等、对夹不紧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设计一种搅拌站砼出料斗的下料调节门,包括安装在出料斗下方的卸料管,在所述卸料管的出口处设有弧门,在所述卸料管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吊座,在每个吊座上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扇形板,所述弧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扇形板上,在所述卸料管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和对应的弧门一侧设有驱动弧门移动的驱动部件。

3、优选的,在所述弧门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铰接座一,在与铰接座一同侧的卸料管顶部设有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铰接座二,所述驱动部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铰接座一和铰接座二上。

4、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为液压缸或气缸。

5、优选的,在与安装架同侧的卸料管下方设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沿弧门的内壁铺设,且其一端延伸至出口外侧。

6、优选的,在远离铰接座一的一端设有承托辊,所述承托辊位于弧门的下方,当弧门将卸料管的出口封闭时,承托辊运动至卸料管的一侧内壁处,并将密封挡板抵紧在卸料管的内壁上。

7、优选的,所述密封挡板为耐磨橡胶软板。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挡板沿弧门内壁铺设,并延伸出弧门从出口处向下延伸,可以在下料时,避免浆液直接与弧门内表面接触,防止长期使用对弧门造成磨损,从而对弧门的内壁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弧门的使用寿命;密封挡板的延伸部分可以在下料时,防止下落的浆液产生飞溅现象。

10、2.通过承托辊的设置可以将密封挡板进行承托,而且可以减少密封挡板随弧门开合发生形变时产生的摩擦,保证弧门运行时更加顺利,而且当弧门从卸料管的一侧运动至另一侧时,密封挡板通过承托辊可以将其抵紧在卸料管的内壁,进而将卸料管的出口密封,从而避免浆液漏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搅拌站砼出料斗的下料调节门,包括安装在出料斗下方的卸料管(1),在所述卸料管(1)的出口处设有弧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料管(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吊座(2),在每个吊座(2)上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扇形板(3),所述弧门(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扇形板(3)上,在所述卸料管(1)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安装架(4),在所述弧门(5)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铰接座一(10),所述安装架(4)设在与铰接座一(10)同侧的出料管顶部,在所述安装架(4)上设有铰接座二(6),在与安装架(4)同侧的卸料管(1)下方设有固定板(11),在所述固定板(11)上固定有密封挡板(7),所述密封挡板(7)沿弧门(5)的内壁铺设,且其一端延伸至出口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砼出料斗的下料调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9)为液压缸或气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砼出料斗的下料调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挡板(7)为耐磨橡胶软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下料调节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搅拌站砼出料斗的下料调节门,包括安装在出料斗下方的卸料管,在卸料管的出口处设有弧门,在卸料管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吊座,在每个吊座上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扇形板,弧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扇形板上,在卸料管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安装架,在安装架和对应的弧门一侧设有驱动弧门移动的驱动部件。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左军,霍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新元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