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1894发布日期:2023-07-28 07:4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混合器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


背景技术:

1、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碾磨后,按一定比例与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混合,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

2、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43237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包括容器、竖向搅拌轴、横向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竖向搅拌轴竖直转动于容器内,横向搅拌轴水平转动于竖向搅拌轴外,搅拌叶片设置于横向搅拌轴,容器外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竖向搅拌轴和横向搅拌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具有易于均匀地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效果。

3、使用过程中发现,机械活化后的再生颗粒作为集料再次使用时,其表面残余的水泥砂浆在搅拌的过程中易产生粉尘,该装置缺少降尘的功能,致使生产作业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环保性的再生混凝土混合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包括底板、支腿、搅拌罐、进料斗、搅拌机构和排料机构,搅拌罐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罐底端设置有多组支腿,多组支腿底端均连接底板顶端,搅拌罐顶端连通进料斗输出端,搅拌机构设置在腔室中,搅拌罐外侧壁设置有排料机构,还包括三通管、供液机构、雾化降尘机构和注液机构,供液机构安装在底板顶端,供液机构输出端连通三通管输入端,三通管的两组输出端分别连通雾化机构和注液机构的输入端;通过斜坡送料机构对原料进行输送,原料通过进料斗进去腔室,启动供液机构和雾化降尘机构,从而使水通过供液机构进入雾化降尘机构之后对原料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沉降,输送完毕后,工作人员启动注液机构和搅拌机构,注液机构使清水进入腔室,搅拌机构使原料与清水充分混合搅拌,搅拌完毕后,打开排料机构,使混合好的原料通过排料机构排出,提高环保性。

3、优选的,供液机构包括储水筒、水泵和输送管,储水筒和水泵均安装在底板顶端,储水筒输出端通过输送管连通水泵输入端,水泵输出端连通三通管的输入端;启动水泵,从而使储水筒内部的清水通过输送管进入三通管中进行分配使用,提高灵活性。

4、优选的,雾化降尘机构包括环形管、支杆、雾化喷头、喷水管和喷水阀门,搅拌罐顶端设置有多组支杆,多组支杆在进料斗的外侧周向分布,多组支杆的顶端均连接环形管的外侧壁底端,环形管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雾化喷头,喷水管的输入端连通三通管的一组输出端,喷水管的输出端连通环形管的输入端,喷水管上设置有喷水阀门;启动水泵,并且打开喷水阀门,从而使清水通过输送管、三通管和喷水管进入到环形管内部,进入环形管内部的清水通过多组雾化喷头雾化喷出,对粉尘进行沉降操作,提高环保性。

5、优选的,注液机构包括注水管和注水阀门,注水管输入端连通三通管的另一组输出端,注水管的输出端连通搅拌罐的外侧壁,注水管上安装有注水阀门;当需要对腔室中的原料进行加水操作时,打开注水阀门,从而使清水通过输送管、三通管和注水管进入腔室,实现对再生混凝土的搅拌的同时进行降尘操作,提高环保性。

6、优选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转轴和搅拌杆,搅拌罐的底端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端延伸至腔室并且与腔室顶端转动连接,多组搅拌杆在腔室中安装在转轴上;启动电机,从而使转轴在腔室中带动多组搅拌杆转动,多组搅拌杆对腔室中的水和原料进行混合搅拌。

7、优选的,排料机构包括排料管和排料阀门,底板的外侧壁连通排料管的输入端,排料管上安装有排料阀门;原料混合完毕后,打开排料阀门,从而使原料通过排料管排出。

8、优选的,所述储水筒上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上安装有观察窗;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掌握储水筒内部的清水使用量,以便及时添加。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斜坡送料机构对原料进行输送,原料通过进料斗进去腔室,启动供液机构和雾化降尘机构,从而使水通过供液机构进入雾化降尘机构之后对原料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沉降,输送完毕后,工作人员启动注液机构和搅拌机构,注液机构使清水进入腔室,搅拌机构使原料与清水充分混合搅拌,搅拌完毕后,打开排料机构,使混合好的原料通过排料机构排出,提高环保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包括底板(1)、支腿(2)、搅拌罐(3)、进料斗(4)、搅拌机构和排料机构,搅拌罐(3)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罐(3)底端设置有多组支腿(2),多组支腿(2)底端均连接底板(1)顶端,搅拌罐(3)顶端连通进料斗(4)输出端,搅拌机构设置在腔室中,搅拌罐(3)外侧壁设置有排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管(5)、供液机构、雾化降尘机构和注液机构,供液机构安装在底板(1)顶端,供液机构输出端连通三通管(5)输入端,三通管(5)的两组输出端分别连通雾化机构和注液机构的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供液机构包括储水筒(6)、水泵(7)和输送管(8),储水筒(6)和水泵(7)均安装在底板(1)顶端,储水筒(6)输出端通过输送管(8)连通水泵(7)输入端,水泵(7)输出端连通三通管(5)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雾化降尘机构包括环形管(9)、支杆(10)、雾化喷头(11)、喷水管(12)和喷水阀门(13),搅拌罐(3)顶端设置有多组支杆(10),多组支杆(10)在进料斗(4)的外侧周向分布,多组支杆(10)的顶端均连接环形管(9)的外侧壁底端,环形管(9)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雾化喷头(11),喷水管(12)的输入端连通三通管(5)的一组输出端,喷水管(12)的输出端连通环形管(9)的输入端,喷水管(12)上设置有喷水阀门(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注液机构包括注水管(14)和注水阀门(15),注水管(14)输入端连通三通管(5)的另一组输出端,注水管(14)的输出端连通搅拌罐(3)的外侧壁,注水管(14)上安装有注水阀门(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包括电机(16)、转轴(17)和搅拌杆(18),搅拌罐(3)的底端设置有电机(16),电机(16)输出端设置有转轴(17),转轴(17)的顶端延伸至腔室并且与腔室顶端转动连接,多组搅拌杆(18)在腔室中安装在转轴(17)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排料机构包括排料管(19)和排料阀门(20),底板(1)的外侧壁连通排料管(19)的输入端,排料管(19)上安装有排料阀门(2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筒(6)上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上安装有观察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混合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其使水通过供液机构进入雾化降尘机构之后对原料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沉降,工作人员启动注液机构和搅拌机构,注液机构使清水进入腔室,搅拌机构使原料与清水充分混合搅拌;包括底板、支腿、搅拌罐、进料斗、搅拌机构和排料机构,搅拌罐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罐底端设置有多组支腿,多组支腿底端均连接底板顶端,搅拌罐顶端连通进料斗输出端,搅拌机构设置在腔室中,搅拌罐外侧壁设置有排料机构,还包括三通管、供液机构、雾化降尘机构和注液机构,供液机构安装在底板顶端,供液机构输出端连通三通管输入端,三通管的两组输出端分别连通雾化机构和注液机构的输入端。

技术研发人员:彭元凤,叶智权,李晓东,王秀银,左瀚林,律彬,李超,彭丽丹,王厚文,王英,李丽,信海福,房安刚,彭辛林,陈东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麒升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