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9259发布日期:2023-08-14 12:0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混凝土排水管的模具,尤其是指生产混凝土排水管时所用到的钢承口底座模具。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混凝土排水管的生产方式普遍采用芯模震动工艺,将钢筋笼装入底座模具(简称底模)内,将外模安装在底模上;其中,钢承口端的底座模具采用的是一整圈的环形钢圈,在脱模时,需要先将上部分的模具连同混凝土构件一起稍微悬空吊起来,再用铁锤大力敲打底座钢圈才能将钢圈与混凝土构件分离,这不仅劳动强度大、脱模困难、噪音较大;同时由于混凝土构件在凝固后,大力敲打,容易造成在构件的插口位置出现破损、开裂等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特别是这类型构件在工地上运用顶进施工时,在承受一定压力后,容易使之前敲打脱模时出现的破损、开裂现象带来二次破损与开裂,从而进一步影响混凝土排水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合理的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其能降低脱模时的噪音和工人劳动强度,以及有助于保证混凝土排水管构件的质量。

2、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在所述第一半环的外周设有周向的第一外环台,所述第一外环台 的两端伸出第一半环的端部;在所述第二半环上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外环台,所述第二外环台上设有台阶部,第一外环台的末端搭接在所述台阶部上;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周均设有内环台;在所述第一外环台的端部和所述台阶部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由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成整体。

4、在对上述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第一外环台伸出第一半环的端部的位置为倒台阶形,其与所述台阶部配合。

5、在对上述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模具还包括造型环,所述造型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上。

6、在对上述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的改进方案中,所述造型环为整体圆环结构或由至少两个弧形环组成的圆环结构。

7、在对上述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第一外环台、第二外环台、内环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8、在对上述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第一外环台、第二外环台、内环台设于所述半环高度的1/5~1/2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先将钢承口底座模具分成第一、二半环,并用螺栓插入第一外环台和台阶部对应的通孔将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固定在一起,这样在脱模时,先拆出螺栓,再用橡胶锤轻轻敲打而无需用铁锤大力敲击第一半环的第一外环台和第二半环的第二外环台就可以使第一、二半环各自自行脱落,达到底座模具与构件分离,从而将现阶段借助模具自带的脱模斜度向下敲打的脱模方式调整为左右分开脱模的方式,以此可以避免对构件插口造成伤害,也就完全杜绝了构件插口因重力敲击脱模而发生破损和开裂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能降低脱模时的噪音和工人劳动强度,以及有助于保证混凝土排水管构件的质量。

1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在所述第一半环的外周设有周向的第一外环台,所述第一外环台 的两端伸出第一半环的端部;在所述第二半环上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外环台,所述第二外环台上设有台阶部,第一外环台的末端搭接在所述台阶部上;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周均设有内环台;在所述第一外环台的端部和所述台阶部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由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台伸出第一半环的端部的位置为倒台阶形,其与所述台阶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造型环,所述造型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环为整体圆环结构或由至少两个弧形环组成的圆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台、第二外环台、内环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台、第二外环台、内环台设于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高度的1/5~1/2处。


技术总结
一种混凝土排水管的钢承口底座模具,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在第一半环的外周设有周向的第一外环台,第一外环台的两端伸出第一半环的端部;在第二半环上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外环台,第二外环台上设有台阶部,第一外环台的末端搭接在台阶部上;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周均设有内环台;在第一外环台的端部和台阶部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通孔;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由穿过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成整体。在脱模时用橡胶锤轻轻敲打使第一、二半环各自自行脱落,从而避免对构件插口造成伤害,也就杜绝了构件插口因重力敲击脱模而发生破损和开裂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结构更合理,能降低脱模时的噪音和工人劳动强度,以及有助于保证混凝土排水管构件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邓成刚,张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建华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