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0336发布日期:2023-08-10 02:0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复式建筑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复式建筑是指建筑室内层高超过4米以上需要做阁楼或夹层的建筑,其夹层楼板一般采用钢骨架进行支撑。

2、传统的夹层钢梁的连接方法为,在建筑建设过程中设置预埋件。预埋件主要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杆,连接杆焊接在连接板一侧。并且连接杆预埋在建筑的梁柱或者墙体上。对夹层钢梁进行连接时,将钢梁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对应的预埋件的连接板贴合并焊接,实现钢梁的固定。

3、传统的钢梁安装做法中,需要对钢梁进行托举,然后对钢梁进行焊接,给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负担。而且对钢梁的尺寸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钢梁的长度出现较大的偏差时会导致钢梁无法安装,进而导致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钢梁进行安装,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包括过渡结构和钢梁,所述过渡结构包括固定板和支撑件,所述固定板通过化学螺栓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支撑件连接在固定板远离墙体的一侧,所述钢梁的端部架设在支撑件上。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通过化学螺栓固定,因此过渡结构无需预埋,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的施工,而且能够避免因混凝土浇筑产生的预埋件位置的偏差。钢梁架设在支撑件上,支撑件对钢梁起托举的作用。因此焊接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对钢梁进行托举,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钢梁进行焊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除此之外,支撑件安装在墙面上,其能够在移动程度上对钢梁的长度进行补偿,因此能够减少钢梁由于尺寸偏差出现无法安装的情况。

5、可选的,所述钢梁为筒状结构,所述钢梁靠近地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竖直移动所述钢梁能够使支撑件由安装槽进入钢梁内部,并对钢梁远离地面的侧壁进行支撑。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在钢梁内部对钢梁进行支撑,不但能够减少焊接过程中钢梁与支撑件脱离的情况发生,而且能够减少钢骨架占用的室内空间。

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连接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板结构构成支撑件,在保证支撑件的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支撑件绳产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成本。

9、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支撑的侧壁能够与安装槽的侧壁贴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梁架设在支撑件上后,第二支撑板与安装槽侧壁贴合,能够减少钢梁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的情况。而且钢梁架设在支撑件上后,能够对安装槽的侧壁与第二支撑板的侧壁之间进行焊接,从而提高钢梁与支撑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11、可选的,所述钢梁远离地面的侧面对应支撑件的位置开设有加固槽,加固槽与钢梁内部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梁架设在支撑件上后,第一支撑板与钢梁远离地面的内侧壁贴合。由于加固槽与钢梁内部连通,因此工作人员在沿加固槽的轴向对第一支撑板和钢梁进行焊接,从而提高进一步提高支撑件与钢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在水平且垂直于钢梁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板在水平且垂直于钢梁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大小与第二支撑板对应,因此第一支撑板的大小小于安装槽的大小,在钢梁架设过程中,第一支撑板以及连接板能够快速进入钢梁内部,方便工作人员架设钢梁。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引导板,两个引导板沿垂直于钢梁长度方向的方向分别设置在连接板两侧,两个所述引导板相互远离的侧面上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于在钢梁架设过程中调节钢梁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安装槽对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支撑板以及连接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面积小于钢梁内部水平截面上的面积,因此在第二支撑板进入安装槽之前,钢梁能够水平移动,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再次调整钢梁的位置以使第二支撑板进入安装槽中。通过引导板能够调节钢梁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从而使钢梁在架设过程中自动进入安装槽中,方便工作人员架设钢梁。

17、可选的,所述加固槽内设置有预固定结构,所述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支撑件远离墙体的一侧,所述预固定结构沿钢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钢梁上内,固定件位于第一支撑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并且移动固定件能够使第一支撑板靠近地面的侧面与固定件贴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梁架设在支撑件上后,第一支撑板与钢梁抵接,阻挡钢梁竖直向下运动,此时移动固定件使固定件贴合第一支撑板靠近地面的侧边,从而能够阻挡钢梁竖直向上。安装槽与第一支撑板以及预固定结构相互配合,实现钢梁全方位的预固定,减少钢梁焊接过程中由于人员误碰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钢梁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钢梁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结构(2)和钢梁(1),所述过渡结构(2)包括固定板(21)和支撑件(22),所述固定板(21)通过化学螺栓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支撑件(22)连接在固定板(21)远离墙体的一侧,所述钢梁(1)的端部架设在支撑件(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为筒状结构,所述钢梁(1)靠近地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1),竖直移动钢梁(1)能够使支撑件(22)由安装槽(11)进入钢梁(1)内部,并对钢梁(1)远离地面的侧壁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2)包括第一支撑板(221)、第二支撑板(223)以及连接板(222),所述第一支撑板(221)与第二支撑板(223)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222)位于第一支撑板(221)与第二支撑板(223)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21)和第二支撑板(2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23)位于第一支撑板(221)靠近地面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板(223)的侧壁能够与安装槽(11)的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远离地面的侧面对应支撑件(22)的位置开设有加固槽(12),所述加固槽(12)与钢梁(1)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1)在水平且垂直于钢梁(1)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板(223)在水平且垂直于钢梁(1)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1)和第二支撑板(223)之间设置有两个引导板(3),两个所述引导板(3)沿垂直于钢梁(1)长度方向的方向分别设置在连接板(222)两侧,两个所述引导板(3)相互远离的侧面上设置有引导面(31),所述引导面(31)用于在钢梁(1)架设的过程中调节钢梁(1)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使所述第二支撑板(223)与安装槽(11)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槽(12)内设置有预固定结构(4),所述预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件(42),所述固定件(42)位于支撑件(22)远离墙体的一侧,所述固定件(42)沿钢梁(1)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钢梁(1)上内,固定件(42)位于第一支撑板(221)靠近地面的一侧,并且移动固定件(42)能够使第一支撑板(221)靠近地面的侧面与固定件(42)贴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复式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式建筑夹层钢梁连接结构,其包括过渡结构和钢梁,所述过渡结构包括固定板和支撑件,固定板通过化学螺栓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支撑件连接在固定板远离墙体的一侧,所述钢梁的端部架设在支撑件上。本申请具有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夏杰,梁广晖,宋相禄,林文平,武汝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东方华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