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和具有其的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4156发布日期:2023-09-07 23:1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和具有其的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和具有其的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角驰型彩钢瓦即压型钢板屋顶的中支座宽度较窄,且暗扣部分呈钝角设置,既可以轻易按入,也容易向上脱出,导致其抗风揭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该支座与新型光伏彩钢瓦的结构更加匹配,使得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的固定效果更好,减少彩钢瓦脱出或松动的概率,以提供更强的抗风揭效果。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的光伏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包括:多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包括沿所述安装板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扣合部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夹角为锐角;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上方,用于支撑彩钢瓦。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将第一扣合部和第一安装板的夹角为设置为锐角,且将第二扣合部和第二安装板的夹角设置为锐角,与新型光伏彩钢瓦的结构更加匹配,使得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的固定效果更好,减少彩钢瓦脱出或松动的概率,以提供更强的抗风揭效果。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扣合部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夹角不小于15°;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夹角不小于15°。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扣合部的尺寸不小于3mm;所述第二扣合部的尺寸不小于3mm。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上方,用于支撑所述彩钢瓦;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和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中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间距向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逐渐增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安装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方向折弯,所述第一折弯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安装板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方向折弯,所述第二折弯部设有第二安装孔。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弯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加强筋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上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上位置对应。

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彩钢瓦,所述彩钢瓦的下侧面构造有固定槽;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扣合于所述固定槽的相对两侧壁,所述支撑台支撑于所述固定槽的顶壁。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系统,将第一扣合部和第一安装板的夹角为设置为锐角,且将第二扣合部和第二安装板的夹角设置为锐角,与新型光伏彩钢瓦的结构更加匹配,使得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的固定效果更好,减少彩钢瓦脱出或松动的概率,以提供更强的抗风揭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夹角不小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尺寸不小于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安装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方向折弯,所述第一折弯部设有第一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折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上位置对应;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和具有其的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安装板、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部和支撑台,其中,多个安装板包括沿安装板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扣合部的下侧面和第一安装板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扣合部的下侧面和第二安装板的夹角为锐角;支撑台的一端与第一扣合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扣合部连接,位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的上方,用于支撑彩钢瓦,本技术与新型光伏彩钢瓦的结构更加匹配,使得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的固定效果更好,减少彩钢瓦脱出或松动的概率,以提供更强的抗风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付传国,李正立,许成成,杨智,许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