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1285发布日期:2023-10-21 16:5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场地环境、相邻建筑物的影响,无法搭设落地式模板支撑架体,届时将产生施工困难或施工安全等问题。无法搭设落地式模板支撑架体的情况主要包括:在狭窄空间内不具备承载能力的软性场地环境,或相邻建筑物为非承载式结构,如地铁雨棚、风井和其他软性材料等。这时,若直接搭设在软性环境或相邻建筑物,将产生破坏性的结果或引发施工安全问题,若搭设支模架又因空间过于狭小无法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狭小空间以及相邻非承载式结构的影响无法正常施工的情形,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具有占用空间小,使用灵活、安全以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包括:主梁、支撑体、次梁、吊杆和主楞;

3、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设置的支撑体连接,构造成跨越式结构;

4、两根及以上次梁设置于主梁水平面;每根次梁均与主梁垂直,并沿主梁方向间隔均匀分布;

5、每根次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吊杆,通过次梁两端的吊杆对主楞进行吊装悬挂。

6、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一在于通过搭建跨越式结构对主楞进行吊装悬挂,解决狭小空间以及相邻非承载式结构的影响无法正常施工的技术问题。其中,主梁是主承力结构,次梁通过吊杆的作用承接施加在主楞上的力。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非承载式结构无法进行落地式支模的搭设,而又受限于施工空间比较狭小,常规的施工方式难以保证工作的展开或者效率比较低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平台支撑装置根据现场环境提供了一种跨越式的支撑结构,使得支模结构的最终受力点位于其上方的主梁上,从而解决了在无法搭设落地架的情况下对梁板支模的难点,同时还为较大面积的梁板吊模施工提供了思路。值得说明的是,主楞位于无法承力结构的上方,如地铁雨棚等无法承力的结构,然后再主楞结构上搭设梁板支撑结构,从而是现实狭窄跨越式空间的支模搭设。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为立柱,或,结构楼体。

8、具体的,考虑到狭窄空间的具体情况,类似地铁雨棚等非承力结构一般紧挨地铁风亭或者其他支撑结构设计。为了便于建筑施工,可以直接利用地铁风亭等现有结构体支撑主梁的一侧,另一侧利用立柱进行支撑,从而便于狭窄空间内支模的展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还在于结合周边的施工条件对支撑主梁的支撑体进行调整,当周边无法借力支撑时,直接设置两根立柱对主梁进行支撑;当周边存在现有结构体可为主梁提供支撑的结构时,省去立柱的搭设,直接在现有结构体上支撑主梁,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跨越式结构组成灵活,适用性强。

9、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在远离所述主梁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

10、具体的,所述固定板用于与结构楼板固定,用于提升主梁的支撑稳定性。

1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梁至少设置两根及以上。

12、具体的,根据待施工的跨越区域的纵向跨度,适当增加主梁的根数,提高主梁的承载能力。同时,主梁至少包括两根,以此提高悬挂式平台支撑的稳定性。

13、进一步的,所述次梁的两端设置有u型环;所述吊杆为圆钢,通过折弯的方式形成u型箍,通过u型箍的两端与u型环焊接。

14、具体的,在悬挂式平台支撑装置的搭设过程中,搭设效率和平台支撑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构思在一通过吊杆以及吊杆吊接方式的设计提高悬挂式平台支撑装置的搭建效率以及其稳定性。所述u型环根据次梁的长度设置在次梁两侧,并预留一定的焊接距离,u型环具备定位作用。在实际组装过程中,u型环已经预焊在次梁上,从而保证每根次梁在组装完成后吊杆的位置一致,进而使得悬挂式平台支撑装置更安全稳定。而吊杆利用圆钢折弯形成,制作简便,提高了悬挂式支撑平台的搭设效率。

15、进一步的,每根吊杆均设置有预留套管,所述预留套管用于避免混凝土凝固时,吊杆与混凝土固定。

16、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构思在于,通过预留套管的设计使得悬挂式支撑平台可以循环使用。

17、进一步的,所述吊杆选用16号圆钢。

18、所述u型环包括板体和u型折弯管;

19、所述u型折弯管的u型口两端设置有螺纹结构,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与板体的固定;所述板体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次梁固定。

20、具体的,u型环采用分离式设计,从而易于次梁在拆卸后的存放和堆叠。

21、进一步的,所述主梁和次梁选用18#工字钢。

22、进一步的,所述主楞选用14#工字钢。

23、具体的,通过主、次梁和主楞钢材的选用,在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使悬挂式平台支撑装置的成本更低。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至少具备以下优点,1、通过主、次梁和主楞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平台+吊杆”吊拉的结构,使得支模结构的受力被上部的悬挂式平台承受,从而免去落地支撑架的搭设,能够在狭小空间内完成支模,并能良好的保护下方的非承力结构;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采用u型环和吊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可重复利用,降低悬挂式吊模施工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0)、支撑体、次梁(20)、吊杆(40)和主楞(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立柱(30),或,现有结构体(1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0)在远离所述主梁(10)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3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0)至少设置两根及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0)的两端设置有u型环(21);所述吊杆(40)为圆钢,通过折弯的方式形成u型箍,通过u型箍的两端与u型环(21)焊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吊杆(40)均设置有预留套管(41),所述预留套管(41)用于避免在混凝土凝固时,吊杆(40)与混凝土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40)选用16号圆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环(21)包括板体(211)和u型折弯管(212);

9.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0)和次梁(20)选用18#工字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楞(50)选用14#工字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包括:主梁(10)、支撑体、次梁(20)、吊杆(40)和主楞(50);所述主梁(1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设置的支撑体连接,构造成跨越式结构;两根及以上次梁(20)设置于主梁(10)水平面;每根次梁(20)均与主梁(10)垂直,并沿主梁(10)方向间隔均匀分布;每根次梁(20)的两端均设置有吊杆(40),通过次梁(20)两端的吊杆(40)对主楞(50)进行吊装悬挂。本技术公开的悬挂式型钢平台吊模支撑装置,具有占用空间小,使用灵活、安全以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鹏,乐志松,胡远航,闫兵,申伟,瞿超,姜彬彬,方帅,马静,陈文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二建设(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