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接头及转角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5234发布日期:2023-10-14 21:2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榫卯接头及转角立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箱式建筑,具体为一种榫卯接头及转角立柱。


背景技术:

1、箱式建筑是一种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产品,箱式建筑采用模数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以箱体为基本单元,可单独使用,也可通过水平及竖直方向的不同组合形成宽敞的使用空间,竖直方向可以叠层。可用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售楼展厅、产品销售展厅、临时接待中心、商业临时办公室、商铺等。

2、在箱式建筑的转角处会使用转角立柱,若出现立柱的长度不够时,需要将两根立柱连接起来使用;若立柱为钢结构件,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两根立柱的连接,焊接以后两根立柱成为整体,拆卸起来十分不便;若立柱为塑料结构,一般采用热熔胶粘接的方式进行两根立柱的连接;采用粘接的两根立柱在拆卸以后,立柱连接处会存在浇水残留,下一次连接时还需要将残留的胶水刮除,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榫卯接头及转角立柱。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榫卯接头,包括下安装座和以及设置在下安装座上方的上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竖向的公榫头,所述上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与公榫头相配合的母榫头,所述公榫头和母榫头通过锁定机构锁定。

3、进一步,所述下安装座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一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设置有下边棱,所述上安装座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二安装槽,两个第二安装槽向下延伸至母榫头的下端,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设置有上边棱,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水平面的投影和第二安装槽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合。

4、进一步,所述公榫头包括挡水块以及圆柱形的连接柱,所述挡水块与连接柱的固定连接,挡水块与下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块包括两个第一挡水面、两个疏水面和两个第二挡水面,两个所述第一挡水面与分别连接柱的外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疏水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共面,两个所述第二挡水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槽的侧面共面。

5、进一步,所述公榫头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公榫头的轴线方向向下延伸且贯穿下安装座,所述母榫头的顶面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沿母榫头的轴线方向向上延伸且贯穿上安装座,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6、进一步,所述公榫头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向下凹陷,所述环形台阶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外侧且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母榫头的顶面设置有与环形台阶相配合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7、进一步,所述环形台阶的底面设置有防水垫。

8、进一步,所述公榫头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圈。

9、进一步,所述下边棱的上表面与挡水块之间形成定位台阶,所述母榫头上具有与定位台阶相配合的定位段,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段上的安装孔和定位台阶上的沉孔,所述安装孔与沉孔通过销钉或者螺栓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安装孔设置在定位段的中心处,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连接柱的轴线相交。

11、转角立柱,包括榫卯接头,还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所述上立柱的下端与上安装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立柱的上端与下安装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立柱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配合的第三安装槽,所述上立柱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配合的第四安装槽;

12、所述下立柱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向下延伸至下立柱的下表面;所述上立柱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向上延伸至上立柱的上表面。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连接座上设置母榫头,在下连接座上设置公榫头,公榫头和母榫头通过锁定机构锁定,使得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拆装方便;当采用上述的榫卯接头来连接两根立柱时,两根立柱能够快速拆卸,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榫卯接头,包括下安装座(1)和以及设置在下安装座(1)上方的上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座(1)的上端设置有竖向的公榫头(3),所述上安装座(2)的上端设置有与公榫头(3)相配合的母榫头(4),所述公榫头(3)和母榫头(4)通过锁定机构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座(1)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一安装槽(101),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101)之间设置有下边棱(102),所述上安装座(2)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二安装槽(201),两个第二安装槽(201)向下延伸至母榫头(4)的下端,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201)之间设置有上边棱(202),所述第一安装槽(101)在水平面的投影和第二安装槽(201)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榫头(3)包括挡水块(5)以及圆柱形的连接柱(6),所述挡水块(5)与连接柱(6)的固定连接,挡水块(5)与下安装座(1)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块(5)包括两个第一挡水面(501)、两个疏水面(502)和两个第二挡水面(503),两个所述第一挡水面(501)与分别连接柱(6)的外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疏水面(502)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槽(101)的底面共面,两个所述第二挡水面(503)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槽(101)的侧面共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榫头(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601),第一通孔(601)沿公榫头(3)的轴线方向向下延伸且贯穿下安装座(1),所述母榫头(4)的顶面设置有第二通孔(403),第二通孔(403)沿母榫头(4)的轴线方向向上延伸且贯穿上安装座(2),所述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403)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榫头(3)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台阶(602),所述环形台阶(602)向下凹陷,所述环形台阶(602)设置在第一通孔(601)的外侧且与第一通孔(601)同轴设置;所述母榫头(4)的顶面设置有与环形台阶(602)相配合的环形凸缘(404),所述环形凸缘(404)与第二通孔(403)同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阶(602)的底面设置有防水垫。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榫头(3)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棱(102)的上表面与挡水块(5)之间形成定位台阶(103),所述母榫头(4)上具有与定位台阶(103)相配合的定位段(401),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段(401)上的安装孔(402)和定位台阶(103)上的沉孔(104),所述安装孔(402)与沉孔(104)通过销钉或者螺栓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02)设置在定位段(401)的中心处,所述安装孔(402)的轴线与连接柱(6)的轴线相交。

10.转角立柱,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立柱(7)和下立柱(8),所述上立柱(7)的下端与上安装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立柱(8)的上端与下安装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立柱(8)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101)配合的第三安装槽(801),所述上立柱(7)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201)配合的第四安装槽(7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箱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榫卯接头及转角立柱。包括下安装座和以及设置在下安装座上方的上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竖向的公榫头,所述上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与公榫头相配合的母榫头,所述公榫头和母榫头通过锁定机构锁定。本技术,通过在上连接座上设置母榫头,在下连接座上设置公榫头,公榫头和母榫头通过锁定机构锁定,使得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拆装方便;当采用上述的榫卯接头来连接两根立柱时,两根立柱能够快速拆卸,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唐恒豹,许冰,刘恒全,戴宗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增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