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9340发布日期:2023-06-15 14:3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2、建筑梁下方需要由支撑梁结构进行支撑,目前部分建筑梁底部的支撑梁结构长期使用可能发生梁体结构变形破损等情况,使自身的承重能力下降,为了保障上方建筑梁的稳定需要及时更换破损的梁体,然而结构变形破损的支撑梁体的很难更换,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组支撑组件;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基梁、沿所述基梁轴线开设的方形芯槽、插设于所述方形芯槽内部的方形梁、设置于所述方形梁顶端用于支撑建筑梁的连接件和用于调节所述方形梁高度的调节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方形梁上的轴座、转动设置于轴座内部的第一转轴、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端部的转动板、转动插设于所述转动板底端的第二转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中部的筒轮、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梁侧壁且与用于支撑筒轮的u型轮道、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两端的耳套和用于连接两两所述耳套的紧固套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套件包括插设于两两所述耳套内部的双头螺纹杆和与所述双头螺纹杆适配的螺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顶板和开设于顶板四个拐角处的通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底座与所述基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8、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下连接套、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梁底端两侧的上连接套和用于将所述下连接套和上连接套固定的螺栓套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梁侧壁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u型轮道的加强筋。

10、有益效果:

11、通过设置的底座、基梁、方形芯槽、方形梁、连接件、轴座、第一转轴、转动板、第二转轴、筒轮、u型轮道、耳套、双头螺纹杆、下连接套和上连接套等结构,此建筑梁支撑梁结构采用至少两组基梁、方形梁等结构的支撑组件构成,当支撑结构部分基梁、方形梁等结构变形或者损坏后可将损坏部分拆除更换,更换过程中其余的支撑组件继续对建筑梁进行暂时支撑,进而保障建筑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了部分建筑梁底部支撑结构更换维护难度大的问题,使此支撑结构长期保持良好的承重能力。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组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方形梁(4)上的轴座(6)、转动设置于轴座(6)内部的第一转轴(7)、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7)端部的转动板(8)、转动插设于所述转动板(8)底端的第二转轴(9)、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9)中部的筒轮(10)、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梁(2)侧壁且与用于支撑筒轮(10)的u型轮道(1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9)两端的耳套(12)和用于连接两两所述耳套(12)的紧固套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套件包括插设于两两所述耳套(12)内部的双头螺纹杆(13)和与所述双头螺纹杆(13)适配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顶板和开设于顶板四个拐角处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侧板(15),所述底座(1)与所述基梁(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梁(2)侧壁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u型轮道(11)的加强筋(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梁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底座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均匀设置于底座上表面的基梁、沿基梁轴线开设的方形芯槽、插设于方形芯槽内部的方形梁、设置于方形梁顶端用于支撑建筑梁的连接件和用于调节方形梁高度的调节组件。此建筑梁支撑梁结构采用至少两组基梁、方形梁等结构的支撑组件构成,当支撑结构部分基梁、方形梁等结构变形或者损坏后可将损坏部分拆除更换,更换过程中其余的支撑组件继续对建筑梁进行暂时支撑,进而保障建筑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了部分建筑梁底部支撑结构更换维护难度大的问题,使此支撑结构长期保持良好的承重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冯太和,李继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钦州市旺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