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留错开排列装配孔的预制剪力墙及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2161发布日期:2023-12-14 05:3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预留错开排列装配孔的预制剪力墙及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预留错开排列装配孔的预制剪力墙,还涉及包含该预制剪力墙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这种建筑结构具有施工方便快速、工期短、节约造价、减少污染浪费的特点。

2、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推广,为了更容易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评价要求,越来越多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竖向主体结构也采用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中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主要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方式,套筒灌浆连接是指带肋钢筋插入内腔为凹凸表面的灌浆套筒,通过向套筒与钢筋的间隙灌注专用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凝固后将钢筋锚固在套筒内实现预制构件连接的一种钢筋连接技术。

3、目前,常见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工厂预制墙体,现场吊装,节点处现场浇筑的施工方法。预制墙体的竖向连接方式主要包括浆锚连接与灌浆套筒连接;预制墙体的钢筋往往较多且钢筋直径较小,使得现场吊装时,墙体与注浆孔道对位的难度较大,并且注浆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等现象,影响墙体的连接性能。连接位置的钢筋配置相对较密,导致这种连接工艺吊装难度大,拼装工序复杂,现场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对结构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预留错开排列装配孔的预制剪力墙及装配结构,减少装配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在所述墙体底部设置有与定位钢筋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钢筋为预留的用于装配预制剪力墙的钢筋,在所述墙体内预埋有钢筋骨架,并在所述墙体内避开钢筋骨架设置若干竖向贯穿墙体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沿着墙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成至少两排且相邻排的装配孔在沿墙体横向上错开。

3、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为方形孔,边长为60~80mm。

4、进一步的,所述钢筋骨架为一对并分设于墙体的两侧,所述装配孔位于两钢筋骨架之间,每个钢筋骨架主要由水平受力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组成,所述水平受力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交错排列形成若干交叉部位,所述水平受力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在该交叉部位连接,在该对钢筋骨架相对应的交叉部位上设有拉结筋,通过拉结筋拉结所述交叉部位实现两钢筋骨架的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装配结构,包括楼板、上层预制剪力墙和下层预制剪力墙,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下层预制剪力墙和楼板之间形成连接区域,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面和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面大小相同,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下端面上的装配孔和下层预制剪力墙上端面上的装配孔上下相对应,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下端面上的定位孔和下层预制剪力墙上端的定位钢筋相对应,所述上层其中一个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受力钢筋竖直穿过连接区域伸入另一个预制剪力墙的装配孔内与其内竖向受力钢筋相互搭接传力。

6、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底部设置的定位孔位于墙体底侧两端且尺寸与装配孔一致。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钢筋与位于墙体内侧中部的竖向受力钢筋的伸出部分的高度差为8-12cm。

8、进一步的,所述其中一个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受力钢筋穿过连接区域插入另一个预制剪力墙装配孔内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00mm。

9、进一步的,所述楼板为叠合楼板,所述连接区域现浇而成;或者所述楼板为现浇楼板,所述连接区域现浇而成。装配式建筑,包括如上所述的组合半刚性连接框架。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提高总体吊装效率,方便施工时剪力墙组件的组合;

12、(2)大幅度降低了预制剪力墙在现场吊装时钢筋与套筒之间的对位难度,提升了连接位置的可靠性和施工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预留错开排列装配孔的预制剪力墙,包括墙体和定位钢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体底部设置有与定位钢筋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钢筋为预留的用于装配预制剪力墙的钢筋,在所述墙体内预埋有钢筋骨架,并在所述墙体内避开钢筋骨架设置若干竖向贯穿墙体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沿着墙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成至少两排且相邻排的装配孔在沿墙体横向上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预留错开排列装配孔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为方形孔,边长为6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预留错开排列装配孔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为一对并分设于墙体的内部两侧,所述装配孔位于两钢筋骨架之间,每个钢筋骨架主要由水平受力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组成,所述水平受力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交错排列形成若干交叉部位,所述水平受力钢筋和竖向受力钢筋在该交叉部位连接,在该对钢筋骨架相对应的交叉部位上设有拉结筋,通过拉结筋拉结所述交叉部位实现两钢筋骨架的连接。

4.一种包括预制剪力墙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预制剪力墙,且所述预制剪力墙包括上层预制剪力墙和下层预制剪力墙,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下层预制剪力墙和楼板之间形成连接区域,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面和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面大小相同,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下端面上的装配孔和下层预制剪力墙上端面上的装配孔上下相对应,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下端面上的定位孔和下层预制剪力墙上端的定位钢筋相对应,所述上层其中一个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受力钢筋竖直穿过连接区域伸入另一个预制剪力墙的装配孔内与其内竖向受力钢筋相互搭接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包括预制剪力墙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底部设置的定位孔位于墙体下端面两端且尺寸与装配孔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包括预制剪力墙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钢筋与位于墙体内侧中部的竖向受力钢筋的伸出部分的高度差为8-12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包括预制剪力墙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受力钢筋穿过连接区域插入另一个预制剪力墙装配孔内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包括预制剪力墙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为叠合楼板,所述连接区域现浇而成;或者所述楼板为现浇楼板,所述连接区域现浇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预留错开排列装配孔的预制剪力墙及装配结构,包括墙体和定位钢筋,在所述墙体底部设置有与定位钢筋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钢筋为预留的用于装配预制剪力墙的导向钢筋,在所述墙体内预埋有钢筋骨架,并在所述墙体内避开钢筋骨架设置若干竖向贯穿墙体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沿着墙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成至少两排且相邻排的装配孔在沿墙体横向上错开。本技术通过在装配孔中插入定位钢筋实现上下层预制剪力墙和楼板的装配连接的定位对齐,降低了预制剪力墙安装难度,使施工效率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史小飞,孙卫卫,马刚,胡智雯,叶史绍,叶史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装配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