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套筒堵头、灌浆套筒组件、预制成品墙体及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1009发布日期:2024-04-18 20:25阅读:8来源:国知局
灌浆套筒堵头、灌浆套筒组件、预制成品墙体及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预制墙,具体地说,是涉及灌浆套筒堵头、灌浆套筒组件、预制成品墙体及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与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墙板相关,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墙板即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成品墙体。预制成品墙体主要由预制混凝土本体、设置在预制混凝土本体内的钢筋、灌浆套筒组成,灌浆套筒是一种连接钢筋的连接件。预制成品墙体一般分为预制工序和现场安装工序,预制工序是在预制工厂预制形成预制成品墙体,现场安装工序是在建筑装配后,对灌浆套筒进行灌浆,使得灌浆套筒内的两段钢筋连接为一个整体,也将预制成品墙体与其它梁或板或柱连接为一个整体建筑。

3、对于预制工序和现场安装工序而言,现有的施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4、一、对于预制工序而言,由于为了保障预制成品墙体的强度,一般需要再预制成品墙体内设置双层钢筋,且这2层钢筋错位设置,一般的是在一个墙体预制模具框内布置双层钢筋及其对应的灌浆套筒,然后向墙体预制模具框浇筑墙体混凝土,为了浇筑混凝土时,避免混凝土从灌浆套筒的排浆管流入到灌浆套筒内,一般需要在排浆管上连接一个引导管到墙体预制模具框的顶面,由于存在双层钢筋,因此需要长度分别对应的引导管,例如短引导管、长引导管分别对应上层的灌浆套筒和下层的灌浆套筒。即现有预制方案中,要求上层的灌浆套筒和下层的灌浆套筒所对应的排浆管均朝墙体预制模具框的顶面,然后在朝上的排浆管上安装临时保护封堵塞,事后封堵塞拆除,超过部分的短引导管、长引导管切割处理,整个过程包括布置钢筋和灌浆套筒、连接短引导管和长引导管、封堵短引导管和长引导管、浇筑混凝土、拆除封堵塞、切割多余短引导管和长引导管等步骤,可见,该工序较为冗长复杂,工序较长。

5、二、对于现场安装工序而言,一般包括以下过程:安装墙体到预定位置,在排浆管上安装排气封堵塞,给灌浆套筒填充浆料,拔出排气封堵塞,常规的排气封堵塞一般包括实心的塞体部,实心的塞体部插入到排浆管内,一般在实心的塞体部开一个微孔与排浆管连通或在实心的塞体部外表面开凹槽与排浆管连通。这种实心的塞体部将来会拔除,将来会使得排浆管具有一个空段,这种空段会留下墙体结构强度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灌浆套筒堵头,这种灌浆套筒堵头在预制工序阶段作为保护封堵、在现场安装工序阶段作为灌浆排气封堵,这种灌浆套筒堵头随灌浆套筒一并预制与墙体中,将来也不会去除,其作为墙体结构的一部分。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浆套筒堵头,包括:封盖和用于插入灌浆套筒的排浆管内进行同轴套接的内嵌筒,内嵌筒具有插入排浆管内的内端、通过内端与排浆管连通的中空腔、外露于排浆管且被封盖封堵的外端;封盖设有至少1个与中空腔连通的排气微孔,排气微孔的轴线、内嵌筒的轴线、排浆管的轴线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均与灌浆套筒轴线垂直,封盖封堵内嵌筒的表面与水平面垂直。

4、本实用新型的涉及构思如下:

5、作为灌浆套筒堵头而言,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传统的实心的堵头部分替换为中空的内嵌筒和封盖,其中内嵌筒是与排浆管同轴套接的,原则上,本实用新型的灌浆套筒堵头一旦与排浆管同轴套接后,在预制工序阶段和现场安装工序阶段均不需要取下。其中,内嵌筒由于是套接于排浆管,其并不会占用内嵌筒的过多的空间,其内嵌筒作为连接介质,其外露的外端被封盖封堵,封盖设置有排气微孔,在灌浆时,气体经排浆管、内嵌筒、排气微孔排出,排浆管与内嵌筒的内径几乎没有突变。带气体排出后,浆料填充到排浆管、内嵌筒,随后被封盖阻止,由于封盖外露于内嵌筒、也外露于排浆管,因此浆料会填充完排浆管、内嵌筒,使得排浆管、内嵌筒为一个被浆料填充完整的实心体。与传统实心塞的构思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实心塞的构思是用实心结构在排浆管的中间部位截断,采用切断排浆管路径的堵方式,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一个空心管,其空心管虽然设置在排浆管路径上,但其并没有切断排浆管路径,而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在外露的封盖作为堵的结构,其切断的是排浆管的末端,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外露的封盖等同于传统的插入到排浆管内的实心塞,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本实用新型增设有空心的内嵌筒作为连接介质来将外露的封盖设置于排浆管的末端而非设置在排浆管的路径中间。基于本实用新型将封盖设置在外露位置的构思,可以保障排浆管、内嵌筒内均被填充为实心的浆料,从而保障墙体结构的整体性。同时,外露的封盖还作为观察件,当浆料填充完内嵌筒后,外露的封盖采用塑料材料(透明塑料最佳)制成,因此会使得外露的封盖可以通过透光观察到内嵌筒的浆料状态。

6、优选的,内嵌筒为内端和外端均开口的圆筒,封盖表面将内嵌筒的外端完全覆盖并封堵连接;中空腔由内嵌筒内径构造形成,内嵌筒内径为排浆管内径的70%以上。优选的,内嵌筒可采用等径的筒结构,即内嵌筒的全段范围内均沿排浆管内径面贴合,可保障浆料最大化的占据空间形成实心体。

7、优选的,该圆形板的直径大于内嵌筒的直径。

8、优选的,排气微孔为直径为毫米级的微孔。

9、优选的,排气微孔的直径为0.5-2mm。这种尺寸微孔可以保障混凝土料不会进入,同时也保障浆料不会进入,但能实现排气。

10、优选的,内嵌筒外圆周面设置有与灌浆套筒的排浆管内径面互相力锁合的锁合结构。

11、优选的,锁合结构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12、结构一:阴刻螺纹槽,

13、结构二:阳刻螺纹凸起,

14、结构三:阴刻粗糙凹槽,

15、结构四:阳刻粗糙凸起,

16、结构五:粗糙表面,

17、结构六:设置在内嵌筒外圆周面的缺口以及设置在缺口内的弹片,弹片具有突出于内嵌筒外圆周面的台阶。

18、上述内嵌筒的锁合结构均为较为常见的结构,但并不限于上述类别的锁合结构,凡能使得内嵌筒能紧密的安装在排浆管均可实施。

19、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浆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浆套筒和所述的灌浆套筒堵头,灌浆套筒侧壁设置有排浆管,排浆管的轴线与灌浆套筒的轴线垂直;所述灌浆套筒堵头的内嵌筒插入排浆管内进行同轴套接。

20、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成品墙体,包括预制混凝土本体、预制混凝土本体内嵌设置有灌浆套筒和所述的灌浆套筒堵头,灌浆套筒侧壁设置有排浆管,排浆管的轴线与灌浆套筒的轴线垂直;所述灌浆套筒堵头的内嵌筒插入排浆管内进行同轴套接,灌浆套筒堵头的封盖与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墙面齐平,灌浆套筒的轴线与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墙面平行,排浆管的轴线与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墙面垂直。

21、对于现有的预制成品墙体而言,一般的是将排浆管的外露端与预制混凝土本体的表面齐平,一般的实心排气封堵塞是位于预制混凝土本体的表面外的,因此,传统的预制成品墙体施工完成后,会拔掉实心排气封堵塞,最终导致排浆管中存在一定的中空段,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获得的预制成品墙体包含了尾部封堵的灌浆套筒堵头,其灌浆套筒堵头中的封盖与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墙面齐平,其中,灌浆套筒堵头是永久留存在预制成品墙体内的。其封盖不会超出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墙面,因此不会影响建筑的后续使用。

22、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系统,该制备系统用于制备预制成品墙体,包括:墙体预制模具框,墙体预制模具框内设置有钢筋、灌浆套筒和所述的灌浆套筒堵头,所述灌浆套筒堵头的内嵌筒插入排浆管内;

23、所述钢筋包括近a面钢筋、近b面钢筋,所述灌浆套筒包括近a面灌浆套筒、近b面灌浆套筒;近a面钢筋同轴插入到近a面灌浆套筒内,近b面钢筋同轴插入到近b面灌浆套筒内;其中,近a面钢筋、近a面灌浆套筒设置于相邻于a面的筋线位置,近b面钢筋、近b面灌浆套筒设置于相邻于b面的筋线位置;在墙体预制模具框的高度方向上,相邻于a面的筋线位置高于相邻于b面的筋线位置;相邻于a面的筋线位置靠近于墙体预制模具框的开口顶面,相邻于b面的筋线位置靠近于墙体预制模具框的封闭底面;

24、近a面灌浆套筒的侧壁设置有近a面排浆管,近b面灌浆套筒的侧壁设置有近b面排浆管, 近a面排浆管的开口面向墙体预制模具框的开口顶面,近b面排浆管的开口面向墙体预制模具框的封闭底面,每个近a面排浆管和每个近b面排浆管均设置有灌浆套筒堵头,插入近a面排浆管的灌浆套筒堵头的封盖与墙体预制模具框的开口顶面齐平,插入近b面排浆管的灌浆套筒堵头的封盖与墙体预制模具框的封闭底面齐平。

25、基于上述预制成品墙体的永久留存灌浆套筒堵头的构思,本实用新型还需提供一种对应的预制成品墙体制备系统,其中,灌浆套筒堵头在预制成品墙体制备系统中是提前内置的,因此其具备保护封堵的作用。

26、具体的,在常规的预制成品墙体制备系统中,包括墙体预制模具框,墙体预制模具框内设置有双层钢筋,且这2层钢筋错位设置,一般的是在一个墙体预制模具框内布置双层钢筋及其对应的灌浆套筒,然后向墙体预制模具框浇筑墙体混凝土,为了浇筑混凝土时,避免混凝土从灌浆套筒的排浆管流入到灌浆套筒内,一般需要在排浆管上连接一个引导管到墙体预制模具框的顶面,由于存在双层钢筋,因此需要长度分别对应的引导管,例如短引导管5、长引导管6分别对应上层的灌浆套筒和下层的灌浆套筒,然后在短引导管5、长引导管6上覆盖临时遮蔽物作为保护。即现有预制方案中,要求上层的灌浆套筒和下层的灌浆套筒所对应的排浆管均朝墙体预制模具框的顶面,然后在朝上的排浆管上安装临时保护封堵塞,事后封堵塞拆除,超过部分的短引导管、长引导管切割处理,整个过程包括布置钢筋和灌浆套筒、连接短引导管和长引导管、封堵短引导管和长引导管、浇筑混凝土、拆除封堵塞、切割多余短引导管和长引导管等步骤,可见,该工序较为冗长复杂,工序较长。

27、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制成品墙体制备系统,有别于常规技术的之处在于:预制成品墙体制备系统采用了排气封堵用的灌浆套筒堵头作为保护用的封堵结构,其取消了短引导管和长引导管,同时让下层的灌浆套筒的排浆管的开口面向墙体预制模具框的封闭底面,因此,可以直接在其上装配灌浆套筒堵头。无需进行短引导管和长引导管及其遮蔽物的施工,简化了施工程序。按照新的预制成品墙体制备系统所得到的预制混凝土本体,其具有a面和b面,其中,近a面排浆管上的灌浆套筒堵头中的封盖与a面齐平,近b面排浆管上的灌浆套筒堵头中的封盖与b面齐平。

28、优选的,还包括微孔封膜,微孔封膜贴在封盖上并覆盖排气微孔。需要说明的是:微孔封膜并非必要设计,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灌注的为混凝土,且下层的灌浆套筒的排浆管的开口面向墙体预制模具框的封闭底面,且灌浆套筒堵头中的排气微孔较小,因此并不会导致混凝土进入到排浆管内部。微孔封膜的作用仅可作为一道安全冗余设计。

2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浆套筒堵头可以作为两用堵头,其一作为混凝土浇筑时的保护作用,其二作为注浆时的排气封浆件作用。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浆套筒堵头作用于排浆管的末端,使得排浆管全段都能填充实心的浆料,提升墙体的完整性。

32、本实用新型构建了一种结构完整性高的墙体。

33、本实用新型构建了一种简易性提高的预制成品墙体制备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