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2343发布日期:2023-08-20 13:4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型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劲性柱(即混凝土钢柱)由于具有截面尺寸小,承载力高,整体刚度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结构中。但是对于地下车库来说,仅采用劲性柱,其承载力不易满足要求,且经济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和设置在下部钢筋混凝土柱顶部的上部劲性柱,所述上部劲性柱包括钢柱和设置在钢柱底部外壁的外包钢筋混凝土,所述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内的甩茬钢筋伸出下部钢筋混凝土柱顶部并与外包钢筋混凝土顶部位置所对应的钢柱外壁焊接。

3、优选地,所述钢柱内浇筑有钢柱内混凝土,所述钢柱内混凝土的顶部与外包钢筋混凝土的顶部平齐。

4、优选地,所述钢柱内混凝土的强度与下部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相同。

5、优选地,所述下部钢筋混凝土柱的顶部与车库混凝土梁的顶部平齐。

6、优选地,所述外包钢筋混凝土的顶部与坡道混凝土梁的顶部平齐。

7、优选地,所述钢柱的底部设有埋板,所述埋板的边缘超出钢柱的外壁,所述埋板与下部钢筋混凝土柱之间通过地脚锚栓连接。

8、优选地,所述埋板与下部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缝隙内二次浇筑有混凝土。

9、优选地,所述外包钢筋混凝土内的钢柱外壁焊接有栓钉。

10、优选地,所述外包钢筋混凝土顶部的钢柱外设有一圈混凝土保护层。

11、优选地,所述甩茬钢筋的顶部向钢柱一侧弯折并与钢柱单面焊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和上部劲性柱,上部劲性柱包括钢柱和设置在钢柱底部外壁的外包钢筋混凝土,并且钢柱内浇筑混凝土,采用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和上部劲性柱形成的组合柱,相较于劲性柱,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柱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对钢柱内混凝土形成刚性约束,提升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内的甩茬钢筋伸出下部钢筋混凝土柱顶部并与外包钢筋混凝土顶部位置所对应的钢柱外壁焊接,以形成钢筋拉结,同时便于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钢筋混凝土柱(1)和设置在下部钢筋混凝土柱(1)顶部的上部劲性柱(2),所述上部劲性柱(2)包括钢柱(21)和设置在钢柱(21)底部外壁的外包钢筋混凝土(22),所述下部钢筋混凝土柱(1)内的甩茬钢筋(11)伸出下部钢筋混凝土柱(1)顶部并与外包钢筋混凝土(22)顶部位置所对应的钢柱(21)外壁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21)内浇筑有钢柱内混凝土(23),所述钢柱内混凝土(23)的顶部与外包钢筋混凝土(22)的顶部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内混凝土(23)的强度与下部钢筋混凝土柱(1)的混凝土强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筋混凝土柱(1)的顶部与车库混凝土梁(3)的顶部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筋混凝土(22)的顶部与坡道混凝土梁(4)的顶部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21)的底部设有埋板(5),所述埋板(5)的边缘超出钢柱(21)的外壁,所述埋板(5)与下部钢筋混凝土柱(1)之间通过地脚锚栓(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埋板(5)与下部钢筋混凝土柱(1)之间的缝隙内二次浇筑有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筋混凝土(22)内的钢柱(21)外壁焊接有栓钉(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筋混凝土(22)顶部的钢柱(21)外设有一圈混凝土保护层(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甩茬钢筋(11)的顶部向钢柱(21)一侧弯折并与钢柱(21)单面焊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地下车库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属于建筑施工领域,该组合柱包括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和设置在下部钢筋混凝土柱顶部的上部劲性柱,所述上部劲性柱包括钢柱和设置在钢柱底部外壁的外包钢筋混凝土,所述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内的甩茬钢筋伸出下部钢筋混凝土柱顶部并与外包钢筋混凝土顶部位置所对应的钢柱外壁焊接。相较于劲性柱,本技术的组合柱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对钢柱内混凝土形成刚性约束,提升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内的甩茬钢筋伸出下部钢筋混凝土柱顶部并与外包钢筋混凝土顶部位置所对应的钢柱外壁焊接,以形成钢筋拉结,同时便于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薛恒岩,房世鹏,李明科,曹凤新,赵华颖,陈浩,李阳,石立立,吴浩,刘国庆,朱晓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