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5523发布日期:2023-11-18 00:0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围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围墙。


背景技术:

1、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光伏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电池在建筑一体化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

2、现有技术中的光伏发电围墙的接线部件外露,长期暴露于户外,接线部件容易老化,存在漏电的风险且美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围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部件长期暴露于户外,接线部件容易老化,存在漏电风险的技术问题。

2、该光伏发电围墙包括:

3、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的接线部件;

4、围栏组件,所述围栏组件包括围墙基础和立柱,所述立柱具有多个且依次设于所述围墙基础,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围墙基础连接,所述光伏板设于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

5、横梁,所述横梁具有多个且分别设于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横梁具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用于容纳所述接线部件。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凹槽结构的横梁,将接线部件容纳于凹槽结构内,防止接线部件长期裸露于户外,达到保护接线部件的作用,延缓接线部件的老化,延长接线部件的寿命,有效杜绝漏电发生;同时,提高了光伏发电围墙的美观性;此外,设置与立柱相连的横梁,能够加强固定立柱,减小立柱的倾斜或弯曲。

7、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角钢型立柱。

8、进一步地,位于中间位置且相邻所述角钢型立柱背靠背布置。

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位于中间位置且相邻的角钢形立柱背靠背布置,可提高立柱连接的稳定性,保证立柱的垂直度。

10、进一步地,所述围墙基础设有地脚螺栓,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穿过所述地脚螺栓并通过螺母固定。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围墙上通过地脚螺栓固定立柱,安装方式简单。

12、进一步地,所述围墙基础包括地梁,所述地脚螺栓设于所述地梁。

13、进一步地,所述地脚螺栓为l形、u形、9字形或j形。

14、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板设有安装孔,所述立柱对应位置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固定孔相配合。

15、进一步地,所述地梁设有排水孔。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梁设有排水孔,防止雨水积聚,浸没部分光伏板,起到保护光伏板的作用。

17、进一步地,所述地梁的高度介于150mm-300mm之间。

18、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地梁的高度满足一定范围,保证地脚螺栓的安装深度,提高立柱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光伏发电围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2)为角钢型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位置且相邻所述角钢型立柱背靠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基础设有地脚螺栓,所述立柱(22)的底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穿过所述地脚螺栓并通过螺母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基础包括地梁(21),所述地脚螺栓设于所述地梁(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栓为l形、u形、9字形或j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0)设有安装孔,所述立柱(22)对应位置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固定孔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21)设有排水孔(2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发电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21)的高度介于150mm-300mm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围墙,包括:光伏组件、围栏组件和横梁,其中,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与光伏板电连接的接线部件;围栏组件包括围墙基础和立柱,立柱具有多个且依次设于围墙基础,立柱的底端与围墙基础连接,光伏板设于相邻的立柱之间;横梁具有多个且分别设于相邻的立柱之间,横梁具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用于容纳接线部件。本技术通过设置具有凹槽结构的横梁,将接线部件容纳于凹槽结构内,防止接线部件长期裸露于户外,达到保护接线部件的作用,延缓接线部件的老化,延长接线部件的寿命,有效杜绝漏电发生;同时,提高了光伏发电围墙的美观性;此外,设置与立柱相连的横梁,能够加强固定立柱,减小立柱的倾斜或弯曲。

技术研发人员:计枚选,杨印廷,陈伟奇,李扬,孙震,马兆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