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3672发布日期:2023-09-04 16: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板模支撑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楼板施工中,为保证楼板的结构强度,通常采用楼板和横梁一体浇筑而成。楼板和横梁自下而上逐层浇筑,楼板和横梁在浇筑前,需要搭建浇筑模板和用以支撑浇筑模板的板模支撑系统。板模支撑系统包括板支撑架,板支撑架包括安装于下层楼板的顶壁的若干立管,以及连接相邻立管的横管,立管远离下层楼板的一端设置有梁底主楞,梁底主楞远离顶托的一端设置有梁底次楞,梁底次楞远离梁底主楞的一侧设置有浇筑模板。

2、因楼板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立管与梁底主楞之间存在高度差,所以通常于立管与梁底主楞之间设置有顶托,以适应梁底主楞的不同高度施工要求。然而,现有的顶托包括插设于立管内,并与立管螺纹连接的螺纹杆,螺纹杆远离立管的一端安装有用以承托梁底主楞的载板,载板为凵型板,载板的凹槽处难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梁底主楞,影响顶托承托梁底主楞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顶托难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梁底主楞,影响板模支撑系统承托梁底主楞时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包括板支撑架,板支撑架包括安装于下层楼板的顶壁的若干立管,以及连接相邻立管的横管,立管远离下层楼板的一端设置有梁底主楞,所述梁底主楞与立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梁底主楞与立管支撑的支撑杆,支撑杆靠近梁底主楞的一端连接有载板,载板与梁底主楞之间设置有用以夹持并固定梁底主楞的夹持组件,支撑杆与立管之间设置有用以调节支撑杆与立管之间的距离的升降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下层楼板的顶壁安装立管和横管,以搭建板支撑架,支撑杆通过升降组件调节支撑杆与立管之间的距离,以使载板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于载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放置梁底主楞,通过夹持组件夹持并固定梁底主楞,载板承托和支撑梁底主楞。施工人员通过调整夹持组件,使得不同规格的梁底主楞均可被夹持固定于载板上,解决了现有的顶托难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梁底主楞,导致板模支撑系统承托梁底主楞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5、可选的,所述载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夹持组件包括设置于容纳槽内的齿轮,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齿轮远离第一齿条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靠近容纳槽的槽口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夹板,第二齿条靠近容纳槽的槽口的一侧安装有配合第一夹板以夹持和固定梁底主楞的第二夹板,齿轮与载板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齿轮,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啮合,并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向滑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相对移动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以夹持梁底主楞,齿轮通过锁定组件锁定,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实现固定。夹持组件结构简单且夹持操作便捷。

7、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连接于齿轮远离梁底主楞的一端的转动杆,转动杆远离齿轮的一端贯穿载板并与载板的贯穿处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外壁套设有锁定盘,锁定盘远离载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锁定孔,锁定盘于锁定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靠近载板的一端与载板螺纹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带动齿轮以及锁定盘转动,当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移动至合适位置时,螺栓穿过锁定孔并与载板螺纹连接,锁定盘和转动杆均实现锁定,可减小因误触导致转动杆和齿轮转动的情况,提高夹持组件夹持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沿移动方向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二夹板沿移动方向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限位块,载板于容纳槽的槽壁开设有分别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配合以限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脱出容纳槽的限位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板沿容纳槽移动时,第一限位块于限位槽内移动以限制第一夹板从容纳槽内脱出,第二夹板沿容纳槽移动时,第二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移动以限制第二夹板从容纳槽内脱出,提高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提高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持梁底主楞时的夹持稳固性。

11、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于支撑杆远离载板的一端的螺纹杆,螺纹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向立管内延伸,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放置于立管的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转动螺母,可调整螺母于螺纹杆上的位置,进而调整螺纹杆插入立管中的长度,实现支撑杆与立管之间的距离调节。

13、可选的,所述立管与梁底主楞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支撑结构可分散梁底主楞对载板的作用力,以提高立管以及载板支撑梁底主楞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板模支撑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套设于支撑杆的外壁的固定环,固定环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斜撑杆,斜撑杆与固定环之间通过摩擦力实现自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斜撑杆,斜撑杆支撑于梁底主楞与立管之间,斜撑杆起到一定的辅助支撑作用,以提高立管支撑梁底主楞时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斜撑杆远离固定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斜撑管转动连接,并通过摩擦力实现自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可增加斜撑杆与梁底主楞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斜撑管支撑的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1、施工人员于载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放置梁底主楞,通过夹持组件夹持并固定梁底主楞,载板承托和支撑梁底主楞。夹持组件可夹持并固定不同规格的梁底主楞,解决了现有的顶托难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梁底主楞,而影响板模支撑系统支撑梁底主楞时的稳定性的问题;

21、2、辅助支撑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立管以及载板支撑梁底主楞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板模支撑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包括板支撑架(2),板支撑架(2)包括安装于下层楼板(1)的顶壁的若干立管(21),以及连接相邻立管(21)的横管(22),立管(21)远离下层楼板(1)的一端设置有梁底主楞(5),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主楞(5)与立管(21)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3),连接结构(3)包括设置于梁底主楞(5)与立管(21)支撑的支撑杆(31),支撑杆(31)靠近梁底主楞(5)的一端连接有载板(32),载板(32)与梁底主楞(5)之间设置有用以夹持并固定梁底主楞(5)的夹持组件,支撑杆(31)与立管(21)之间设置有用以调节支撑杆(31)与立管(21)之间的距离的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32)远离支撑杆(31)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321),夹持组件包括设置于容纳槽(321)内的齿轮(322),齿轮(32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323),齿轮(322)远离第一齿条(32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325),第一齿条(323)靠近容纳槽(321)的槽口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夹板(324),第二齿条(325)靠近容纳槽(321)的槽口的一侧安装有配合第一夹板(324)以夹持和固定梁底主楞(5)的第二夹板(326),齿轮(322)与载板(32)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连接于齿轮(322)远离梁底主楞(5)的一端的转动杆(327),转动杆(327)远离齿轮(322)的一端贯穿载板(32)并与载板(32)的贯穿处转动连接,转动杆(327)的外壁套设有锁定盘(328),锁定盘(328)远离载板(32)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锁定孔(3281),锁定盘(328)于锁定孔(3281)内穿设有螺栓(3282),螺栓(3282)靠近载板(32)的一端与载板(3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324)沿移动方向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限位块(3241),第二夹板(326)沿移动方向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限位块(3261),载板(32)于容纳槽(321)的槽壁开设有分别与第一限位块(3241)、第二限位块(3261)配合以限制第一夹板(324)和第二夹板(326)脱出容纳槽(321)的限位槽(3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于支撑杆(31)远离载板(32)的一端的螺纹杆(33),螺纹杆(33)远离支撑杆(31)的一端向立管(21)内延伸,螺纹杆(3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21)与梁底主楞(5)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4)包括套设于支撑杆(31)的外壁的固定环(41),固定环(4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斜撑杆(42),斜撑杆(42)与固定环(41)之间通过摩擦力实现自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42)远离固定环(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421),支撑板(421)与斜撑管转动连接,并通过摩擦力实现自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板模支撑系统的技术领域,涉及楼板施工用板模支撑系统,其包括板支撑架,板支撑架包括安装于下层楼板的顶壁的若干立管,以及连接相邻立管的横管,立管远离下层楼板的一端设置有梁底主楞,所述梁底主楞与立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梁底主楞与立管支撑的支撑杆,支撑杆靠近梁底主楞的一端连接有载板,载板与梁底主楞之间设置有用以夹持并固定梁底主楞的夹持组件,支撑杆与立管之间设置有用以调节支撑杆与立管之间的距离的升降组件。本申请具有解决现有的顶托难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梁底主楞,影响板模支撑系统承托梁底主楞时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友,黄日霞,袁广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惠阳区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