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1263发布日期:2024-02-02 21:3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住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住宅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愈发有对于青山绿水、回归自然的向往,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尤为强烈。近年来,又因为高层住宅的很多局限性越发明显,包括火灾、急诊救急等突发情况下的弊端更是随着老年社会到来,愈加凸显。所以多层住宅逐渐成为主流,未来县城的住宅开发3/4为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住宅。

2、当前多层住宅通常只有首层或者顶层具有庭院,无法满足二层以上的中间楼层住户对地面庭院的需求。虽然也有部分住宅结构在二层设置庭院,为了设置庭院住宅结构的整体结构通常需要非常规设计,住宅的空间利用率比较低。因此当前多层住宅结构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间楼层住户的生活品质。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且能够满足中间楼层生活品质的住宅结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住户生活品质和舒适度,并且空间利用率高的住宅结构。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住宅结构,所述住宅结构为包括仅具有一部升降设备的核心筒结构,

3、所述住宅结构具有上下叠置的多个楼层,自下而上所述多个楼层包括位于地面之上的楼层一和楼层二,所述住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户型,所述第一户型包括位于不同楼层的第一空间单元和第二空间单元,所述第一空间单元位于所述楼层一和所述楼层二之间的中间楼层,每一所述第二空间单元均包括庭院区域,并且所有所述第二空间单元均位于同一指定楼层;

4、所述升降设备至少能够往复运行于每一个所述第一空间单元和所述指定楼层,以及能够往复运行于各楼层和所述住宅结构的入户公共区域。

5、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楼层一和楼层二之间的中间楼层的住户,在指定楼层配置有庭院区域,可以满足中间楼层住户对于庭院的需求,提升住户生活品质和舒适度,并且所有中间楼层的庭院区域均位于同一个指定楼层,即中间楼层的庭院区域集中布置在一层,与庭院区域分散布置相比,本申请的中间楼层的庭院区域集中布置在一层,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能够节省公摊面积及增加住户实际所得面积,居住成本比较低。

6、尤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部升降设备实现人员往复活动于第一空间单元和指定楼层,以及各楼层和住宅结构的入户公共区域,进一步节省公摊面积,提高住户的实际所得面积。

7、可选地,所述楼层一的户型包括低层室内空间和低层庭院,所述楼层二为顶层,所述顶层的户型包括顶层室内空间和天台院。

8、可选地,所述指定楼层为地上第一层或者地下负一层,每一所述第二空间单元还设置有庭院院门,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庭院区域通过所述庭院院门直接连通所述住宅结构的户外空间。

9、可选地,所述指定楼层为地下负一层,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庭院区域为下沉庭院,所述第二空间单元还设置有楼梯,每一个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庭院区域通过所述楼梯直接连通所述住宅结构的户外空间;

10、所述楼层一为地上第一层,所述低层庭院包括地面庭院或者/和低层下沉庭院,其中所述低层下沉庭院位于所述地下负一层,所述地面庭院与所述低层下沉庭院通过低层楼梯连通。

11、可选地,所述第二空间单元还包括室内区域,所述室内区域和与该单元的所述庭院区域相连通,所述庭院区域延伸出与地上第一层建筑结构之外。

12、可选地,所述升降设备包括电梯系统,所述住宅结构具有位于地面以上的至少三个上下叠置的楼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楼层至第n楼层,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第一楼层为所述楼层一,所述第n楼层为所述楼层二,所述第一楼层具有两个低层户型,分居于所述电梯系统的电梯筒的两侧;所述第一楼层至所述第n楼层之间的每一层均具有两个所述第一空间单元,分居于所述电梯筒的两侧;

13、所述电梯系统位于第一楼层的层站具有三个层门,分别为第一门、第二门和第三门,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门、所述第二门分别朝向两所述低层户型的入户玄关,电梯厢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门连通所述入户公共区域;或者所述电梯系统位于第一楼层的层站具有至少一个层门,各所述层门均连通所述入户公共区域;或者所述电梯系统位于第一楼层的层站具有两个层门,其中一个层门连通所述入户公共区域,另一层门朝向两所述低层户型中一者的入户玄关;

14、所述电梯系统位于地下负一层的层站具有至少一个层门,所述层门与各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房门之间设置有行走通道;

15、所述电梯系统位于所述第一楼层至所述第n楼层之间的各层站均设置有两个层门,分别朝向相应层的两个第一空间单元的入户玄关连通。

16、可选地,所述顶层只有一个顶层户型,位于所述顶层时,所述电梯系统位于所述顶层的层站设置有一个层门,以连通所述顶层的住户单元的入户玄关。

17、可选地,所有所述低层下沉庭院位于所述住宅结构的北侧,所有所述第一户型的下沉庭院位于所述住宅结构的南侧,并且各所述第二空间单元沿东西方向排列布置。

18、可选地,还包括:

19、公共通道,设置于每一楼层;

20、公共楼梯结构,连通各楼层结构,并通过相应楼层的所述公共通道能够与各户型的入户玄关连通;

21、或者/和,

22、还包括地下负二楼层,所述核心筒结构延伸至所述地下负二楼层;所述地下负二楼层包括若干停车区域以及若干功能房间。

23、可选地,所述升降设备包括电梯系统,还包括:

24、图像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指定楼层,用于检测所述指定楼层中自所述电梯系统的电梯门通向各所述第二空间单元室内房门的公共走道的图像;

25、在所述公共走道无行人状态时,所述电梯系统的电梯到达所述指定楼层后,所述电梯系统的电梯门能够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房门联动开启。



技术特征:

1.一种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结构为包括仅具有一部升降设备的核心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一的户型包括低层室内空间和低层庭院,所述楼层二为顶层,所述顶层的户型包括顶层室内空间和天台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楼层为地上第一层或者地下负一层,每一所述第二空间单元还设置有庭院院门,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庭院区域通过所述庭院院门直接连通所述住宅结构的户外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楼层为地下负一层,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庭院区域为下沉庭院,所述第二空间单元还设置有楼梯,每一个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庭院区域通过所述楼梯直接连通所述住宅结构的户外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单元还包括室内区域,所述室内区域和与该单元的所述庭院区域相连通,所述庭院区域延伸出与地上第一层建筑结构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设备包括电梯系统,所述住宅结构具有位于地面以上的至少三个上下叠置的楼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楼层至第n楼层,所述第一楼层为所述楼层一,所述第n楼层为所述楼层二,所述第一楼层具有两个低层户型,分居于所述电梯系统的电梯筒的两侧;所述第一楼层至所述第n楼层之间的每一层均具有两个所述第一空间单元,分居于所述电梯筒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只有一个顶层户型,位于所述顶层时,所述电梯系统位于所述顶层的层站设置有一个层门,以连通所述顶层的住户单元的入户玄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低层下沉庭院位于所述住宅结构的北侧,所有所述第一户型的下沉庭院位于所述住宅结构的南侧,并且各所述第二空间单元沿东西方向排列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住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设备包括电梯系统,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楼层一和楼层二之间的中间楼层的住户,在指定楼层配置有庭院区域,可以满足中间楼层住户对于庭院的需求,提升住户生活品质和舒适度,并且所有中间楼层的庭院区域均位于同一个指定楼层,即中间楼层的庭院区域集中布置在一层,与庭院区域分散布置相比,本申请的中间楼层的庭院区域集中布置在一层,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能够节省公摊面积及增加住户实际所得面积,居住成本比较低;尤其,本技术通过一部升降设备实现人员往复活动于第一空间单元和指定楼层,以及各楼层和住宅结构的地上入户公共区域,进一步节省公摊面积,提高住户的实际所得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豪,韩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色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