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7085发布日期:2023-09-27 13:4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房建后浇柱的,具体涉及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因构造要求,经常设计一些待主要构建施工完成后再施工的现浇构件,如一些构造柱等,因为上部结构已经完成了混凝土的浇柱,造成后施工的构件施工难度增大,特别是与上部构件连接的后浇筑柱,很难保证顶部混凝土的密实度。

2、如梁下后浇筑柱的施工方法如下所示:

3、将构造柱在主构件中上下端的锚固筋,在主构件施工时插上,在施工后浇筑柱混凝土时完成钢筋绑扎,支模板锚时在模板顶端留设门子洞,将门子洞以下的混凝土浇捣密后实,根据门子洞的尺寸制作一个溜槽,溜槽上部超过上部的梁底,将门子洞范围的混凝土通过溜槽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拆去溜槽,将溜槽处的混凝土凿平。

4、其中,浇筑桶是常见于溜槽浇筑的工具,具体为如图1所示的圆桶结构,针对与此,我们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设计了一款更为贴合溜槽浇筑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专用于溜槽浇筑,采用长直状结构,便于倾倒,铲状舀起部,便于舀混凝土推车中的混凝土,而爪状结构,减少接触面积,增加单位压力,以破坏混凝土推车中坚硬的部分,增加舀起混凝土的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包括:

3、一个灌注桶,该灌注桶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具有开口;

4、把手构件,该把手构件布置在灌注桶上;

5、舀起部,该舀起部由开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铲状结构,该舀起部上设有固定有数个第一肋,该舀起部上形成有可更换的突出部。

6、上述灌注桶呈长直状。

7、上述突出部为挖掘爪,数个挖掘爪布置在舀起部上且挖掘爪的尖端突出,作为一种示例,挖掘爪可通过螺栓固定,例如挖掘爪以及舀起部上皆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穿孔。

8、上述结构专用于溜槽浇筑,采用长直状结构,便于倾倒,铲状舀起部,便于舀混凝土推车中的混凝土,而爪状结构,减少接触面积,增加单位压力,以破坏混凝土推车中坚硬的部分,增加舀起混凝土的效果。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将把手构件设计成易于施力的结构,具体的:

10、上述把手构件包括位于灌注桶封闭端的第一把手以及布置在灌注桶沿直线方向中部的第二把手,其中,第一把手以及第二把手分别用两只手握持,更易于工作人员施力。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在舀起部上加装由第一肋以及第二肋构成的加强结构,具体的:

12、上述第一肋延伸至上述挖掘爪,第二肋布置与第一肋垂直,上述舀起部的上表面包括数条与挖掘爪对应的凸起以使舀起部下表面形成供第一肋部分嵌入的凹槽。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可将上述爪头设计成拆装式结构,以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损坏的爪头,具体的:

14、上述挖掘爪上具有第一安装孔,爪头套设在挖掘爪上并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其的第二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将爪头与挖掘爪固定且该爪头上还设有供第一肋穿过的固定孔。

15、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专用于溜槽浇筑,采用长直状结构,便于倾倒,铲状舀起部,便于舀混凝土推车中的混凝土,而爪状结构,减少接触面积,增加单位压力,以破坏混凝土推车中坚硬的部分,增加舀起混凝土的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把手构件设计成易于施力的结构,其中,第一把手以及第二把手分别用两只手握持,更易于工作人员施力。

18、3.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舀起部上加装由第一肋以及第二肋构成的加强结构,以提升舀起部的强度。

19、4.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可将上述爪头设计成拆装式结构,以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损坏的爪头。

20、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技术特征:

1.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灌注桶(1)呈长直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手构件(2)包括位于灌注桶(1)封闭端的第一把手(21)以及布置在灌注桶(1)沿直线方向中部的第二把手(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为挖掘爪(5),数个挖掘爪(5)布置在舀起部(3)上且挖掘爪(5)的尖端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肋(4)延伸至上述挖掘爪(5),第二肋(6)布置与第一肋(4)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舀起部(3)的上表面包括数条与挖掘爪(5)对应的凸起(31)以使舀起部(3)下表面形成供第一肋(4)部分嵌入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挖掘爪(5)上具有第一安装孔(51),爪头(7)套设在挖掘爪(5)上并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1)对其的第二安装孔(52),螺栓(8)穿过第一安装孔(51)以及第二安装孔(52)将爪头(7)与挖掘爪(5)固定且该爪头(7)上还设有供第一肋(4)穿过的固定孔(7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房建后浇柱混凝土灌注装置,包括:一个灌注桶,该灌注桶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具有开口;把手构件,该把手构件布置在灌注桶上;舀起部,该舀起部由开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铲状结构,该舀起部上设有固定有数个第一肋,该舀起部上形成有可更换的突出部。上述灌注桶呈长直状。上述结构专用于溜槽浇筑,采用长直状结构,便于倾倒,铲状舀起部,便于舀混凝土推车中的混凝土,而爪状结构,减少接触面积,增加单位压力,以破坏混凝土推车中坚硬的部分,增加舀起混凝土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张鲁鲁,初月朗,张家乐,李远荣,杨明,陈胜闯,朱龙潇,赵清风,杨谢生,丁飞,张杰,阮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