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预制构件和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5268发布日期:2023-12-06 21:0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预制构件和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预制构件和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屋面是一种将光伏组件与屋面结构相结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结构,这种屋面系统既可以实现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又能够进行光伏发电以节省建筑的用电成本。

2、通常,光伏组件需要通过支撑结构安装至屋面上,现有支撑结构包括背板和承载板,背板设置于承载板和光伏组件之间,承载板用于承载背板,承载板设置在屋面上,背板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卷边公肋结构和卷边母肋结构,相邻两个支撑结构通过卷边公肋结构与卷边母肋结构相契合的方式进行拼接。

3、采用这种结构,相邻两个支撑结构可以通过卷边公肋结构与卷边母肋结构搭接并锁紧的方式进行安装连接,但是,相邻两个支撑结构连接时,卷边公肋结构和卷边母肋结构搭接后需要通过卷边机具进行卷边处理,此时,如果光伏组件预先安装至背板上,卷边机具沿背板侧边行走时容易导致光伏组件发生损坏、刮伤、移位等问题,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故而为了保证光伏组件的良好性能,需要先进行卷边处理,再将光伏组件安装至背板上,因此,采用这种结构时,光伏组件在出厂时无法与支撑结构预制为一体式构件进行运输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预制构件和屋面系统,以使光伏组件能够与夹芯板进行预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预制构件,包括夹芯板和光伏组件,夹芯板包括内板、外板和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保温层,光伏组件安装于外板上,内板用于安装于屋面上,外板包括主板部和分别位于主板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具有开口朝向主板部一侧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接部具有开口朝向主板部一侧的第二卡槽。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光伏预制构件包括夹芯板和光伏组件,夹芯板包括内板、外板和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保温层,外板包括主板部和分别位于主板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具有开口朝向主板部一侧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接部具有开口朝向主板部一侧的第二卡槽。采用这种结构,当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相连时,其中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第一卡接部和另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第二卡接部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卡接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由于外板上并未设置卷边肋条结构,因此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相连时不需要进行搭接,亦不需要采用卷边机具进行卷边处理,从而使光伏组件在出厂时能够与夹芯板预制为一体式构件进行运输和安装,提高光伏预制构件运输、安装和更换的便捷性,使得光伏预制构件能够满足绿色建筑的认证标准,提高光伏预制构件的环保性能。

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卡接部还包括第一导向斜面,主板部、第一卡槽和第一导向斜面依次设置;

5、第二卡接部还包括第二导向斜面,主板部、第二卡槽和第二导向斜面依次设置。如此设置,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卡接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时,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可以对连接件的安装连接进行导向,以便于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进行连接;此外,设置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可以增加光伏组件的受光率,避免外板两侧形成遮挡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

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为对称结构。如此设置,优化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结构,便于光伏预制构件的安装和加工。

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芯板还包括分别位于保温层相对两侧的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第三卡接部具有开口方向背离保温层的定位槽,第四卡接部包括定位凸起;

8、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连接时,其中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定位凸起卡接配合于与另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定位槽内。如此设置,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槽卡接配合,能够使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连接时更加牢固稳定。

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板的主板部主要由多个交替设置的凸肋结构和内凹结构组成,光伏组件粘接于凸肋结构上,光伏组件与内凹结构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如此设置,内凹结构处可以放置光伏组件的接线盒,通过散热间隙进行散热,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散热性能。

1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屋面系统,包括屋面、防水盖板和如上述方案任一项提供的光伏预制构件,防水盖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

11、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连接时,其中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接凸起卡接配合,另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接凸起卡接配合,以使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通过防水盖板进行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屋面系统采用了本申请中的光伏预制构件,因此使光伏组件在出厂时能够与夹芯板预制为一体式构件进行运输和安装,提高光伏预制构件运输、安装和更换的便捷性;此外,通过防水盖板连接两个光伏预制构件,能够使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安装连接时更加方便,同时能够提高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和防冷桥性能。

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自攻钉,屋面包括檩条;

14、相邻两个光伏预制构件连接时,其中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定位凸起卡接配合于另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定位槽内,自攻钉同时穿过其中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第三卡接部和另一个光伏预制构件上的第四卡接部与檩条相连。如此设置,自攻钉穿过两个光伏预制构件与檩条相连,能够提高光伏预制构件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多个光伏预制构件组成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水盖板和自攻钉之间形成有用于防冷桥的空腔。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屋面系统的防冷桥性能。

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屋面系统的防冷桥性能。

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缝合钉,缝合钉穿过防水盖板与光伏预制构件相连。如此设置,能够使防水盖板与光伏预制构件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预制构件,包括夹芯板和光伏组件,所述夹芯板包括内板、外板和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的保温层,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外板上,所述内板用于安装于屋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包括主板部和分别位于所述主板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具有开口朝向所述主板部一侧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开口朝向所述主板部一侧的第二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第一导向斜面,所述主板部、第一卡槽和第一导向斜面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芯板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保温层相对两侧的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具有开口方向背离所述保温层的定位槽,所述第四卡接部包括定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主板部主要由多个交替设置的凸肋结构和内凹结构组成,所述光伏组件粘接于所述凸肋结构上,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内凹结构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

6.一种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防水盖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预制构件,所述防水盖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攻钉,所述屋面包括檩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板和所述自攻钉之间形成有用于防冷桥的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缝合钉,所述缝合钉穿过所述防水盖板与所述光伏预制构件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光伏预制构件和屋面系统,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解决光伏组件在出厂时无法与支撑结构预制为一体式构件进行运输和安装的问题。所述光伏预制构件包括夹芯板和光伏组件,夹芯板包括内板、外板和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保温层,光伏组件安装于外板上,内板用于安装于屋面上,外板包括主板部和分别位于主板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具有开口朝向主板部一侧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接部具有开口朝向主板部一侧的第二卡槽。所述屋面系统包括上述方案所提的光伏预制构件。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周聪,张松,贺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