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5799发布日期:2023-10-22 11:2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遮阳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的建筑材料,所有原材料需要做到先检后用,集料堆放场地先硬化、分仓,后堆放原材料,粗骨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并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其中部分材料需要处于阴凉地区,如胶凝材料、外加剂储存罐需采用顶部搭设遮阳结构进行保护。

2、目前的遮阳结构一般由遮阳板以及骨架构成,通过遮阳板挡住太阳的照射,但是此种类型的遮阳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仅仅只能对顶部的太阳光进行阻挡,不便对四周都进行遮阳,遮阳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有遮阳板,还包括:

3、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遮阳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架的四周均设有遮阳机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遮阳机构升降的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遮阳机构飘起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遮阳机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有遮阳布。

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一,所述转杆一轴承转动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转杆一的外表面固定有主锥齿轮盘一,所述主锥齿轮盘一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次锥齿轮盘一,所述次锥齿轮盘一的轴心处固定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的外表面固定有主锥齿轮盘二,所述主锥齿轮盘二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次锥齿轮盘二,所述次锥齿轮盘二的轴心处固定有转杆三,所述转杆三的外表面固定有主锥齿轮盘三,所述主锥齿轮盘三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次锥齿轮盘三,所述次锥齿轮盘三的轴心处固定有转杆四,所述转杆二、转杆三和转杆四均通过轴承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转杆一固定相连,四个所述连接管分别固定在转杆一、转杆二、转杆三和转杆四的外表面。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立杆,所述立杆固定在安装架的底部,所述立杆的外表面均滑动有铁环,所述铁环与相对应的遮阳布之间均固定有连接绳。

7、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自锁轮,所述万向自锁轮固定在立杆的底端,所述立杆之间固定有矩形条,所述矩形条的一侧面固定有牵引块。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安装槽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块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遮阳板的设置,可以对顶部的阳光进行阻挡,通过连接管和遮阳布的设置,可以对四周的太阳进行阻挡,提升遮阳效果,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使遮阳机构收起或放下,改变调节机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便于根据太阳光移动而进行调节,较为方便,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可以对遮阳布进行限位,避免遮阳布在风力的影响下飘起,从而使太阳光照射到材料表面的现象发生,通过行走机构的设置,使安装架可以移动行走,提升灵活性。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顶部固定有遮阳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机构(4)包括连接管(401),所述连接管(401)设置在安装槽(3)内,所述连接管(401)的外表面固定有遮阳布(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转杆一(501),所述转杆一(501)轴承转动在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转杆一(501)的外表面固定有主锥齿轮盘一(502),所述主锥齿轮盘一(502)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次锥齿轮盘一(503),所述次锥齿轮盘一(503)的轴心处固定有转杆二(504),所述转杆二(504)的外表面固定有主锥齿轮盘二(505),所述主锥齿轮盘二(505)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次锥齿轮盘二(506),所述次锥齿轮盘二(506)的轴心处固定有转杆三(507),所述转杆三(507)的外表面固定有主锥齿轮盘三(508),所述主锥齿轮盘三(508)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次锥齿轮盘三(509),所述次锥齿轮盘三(509)的轴心处固定有转杆四(5010),所述转杆二(504)、转杆三(507)和转杆四(5010)均通过轴承与安装架(1)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外表面固定有电机(5011),所述电机(5011)的输出轴端与转杆一(501)固定相连,四个所述连接管(401)分别固定在转杆一(501)、转杆二(504)、转杆三(507)和转杆四(5010)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立杆(601),所述立杆(601)固定在安装架(1)的底部,所述立杆(601)的外表面均滑动有铁环(602),所述铁环(602)与相对应的遮阳布(402)之间均固定有连接绳(6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7)包括万向自锁轮(701),所述万向自锁轮(701)固定在立杆(601)的底端,所述立杆(601)之间固定有矩形条(702),所述矩形条(702)的一侧面固定有牵引块(7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槽(8),所述矩形槽(8)与安装槽(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块(703)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涉及遮阳结构领域。一种可自动行走的遮阳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有遮阳板,还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遮阳板的底部;本技术通过遮阳板的设置,可以对顶部的阳光进行阻挡,通过连接管和遮阳布的设置,可以对四周的太阳进行阻挡,提升遮阳效果,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使遮阳机构收起或放下,改变调节机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便于根据太阳光移动而进行调节,较为方便,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可以对遮阳布进行限位,避免遮阳布在风力的影响下飘起,从而使太阳光照射到材料表面的现象发生,通过行走机构的设置,使安装架可以移动行走,提升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童,杜波,李友东,李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