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3808发布日期:2023-12-07 03:5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护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需要和工序过程的需要会在墙体结构的竖直方向留出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施工洞口,这些竖向洞口安全防护不易到位导致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等事故频发,因此,竖向洞口安全防护显得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竖向洞口防护栏杆通常做法为三种:(1)采用木枋和竹胶板封堵竖向洞口,由于洞口尺寸多种多样,因而必须对所采用的木枋和竹胶板进行切割,还需要在竖向墙体侧壁打入钢钉或膨胀螺丝,该方法浪费大量木材,栏杆强度低,易被工人随意拆除;(2)在洞口两侧设钢管立杆,中部设钢管横杆,外部设斜撑,由于洞口尺寸不一,钢管需根据洞口长度进行切割,材料浪费大,且设置斜撑占用空间,影响施工通行,非定型化的栏杆也影响美观;(3)用电锤在墙体结构上打入多个膨胀螺栓,再用电焊机将多个钢管或钢筋焊接在这些膨胀螺丝上,形成防护栏,拆除时再割除膨胀螺栓,并修补墙面,这种方法工序繁琐,并破坏墙体结构。

2、公告号为cn 212535167 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竖向洞口防护栏杆,包括连接套管及伸缩套装于所述连接套管两端的夹扣组件,所述夹扣组件沿所述连接套管的径向中心线呈对称布置;所述夹扣组件上设有用于夹紧洞口墙面的锁口,且所述锁口的大小为可调结构。

3、但是现有的以上各种施工现场竖向洞口防护装置均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之处:一是由于竖向洞口结构尺寸多种多样,所采用的竖向洞口防护栏杆不能根据洞口尺寸自动进行调节,或者虽有调节,但调节幅度远远不符合要求,因而使用上受到限制;二是现有采用的栏杆式或板式防护结构,竖直方向防护总高度为固定,而水平方向需要对栏杆或防护板进行切割,同样也存在使用受限的问题;三是采用以上现有竖向洞口防护技术,各种材料均为松散部件,制作、运输不便,不能周转使用,浪费大量原材料,对绿色施工、节能环保十分不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于是一种新型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该竖向洞口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防护宽度可灵活调节,不需切割钢管或板材,适合于多种宽度洞口,并能反复多次周转使用,绿色环保且经济,安装和拆除十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包括夹墙装置、栏杆、定位栏杆、主横杆和接长横杆;所述主横杆远离夹墙装置的一端插到接长横杆的管道空腔中,所述主横杆和接长横杆背离防护装置中心的一侧在靠近竖向洞口侧壁处固定安装一个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通过夹墙装置与竖向洞口侧壁抵紧;所述主横杆和接长横杆在朝向防护装置中心的一侧上下对称开设若干组靠在一起的圆孔和长方孔,所述每一组中只含有一个圆孔和一个长方孔,所述栏杆的上下两端弯勾均各自分别从上下对应的长方孔中穿入相应的杆件,再从与该长方孔相邻的圆孔中穿出相应的杆件。

3、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优选的,所述夹墙装置包括一端带有螺牙的l形插杆、锁紧螺母和插套杆,所述插套杆由夹墙杆、通孔杆和连接螺杆组成,所述通孔杆两端设置成通孔;所述夹墙杆和连接螺杆分别垂直于通孔杆的两端并位于该通孔杆的两侧;该连接螺杆的外径与所述主横杆管壁上或接长横杆管壁上固定的连接套杆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夹墙杆、通孔杆和连接螺杆三者的杆件中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l形插杆带有螺牙的一端从靠近连接螺杆的一端插入通孔杆中,再从通孔杆的另一端穿出后与锁紧螺母螺纹匹配紧固连接,所述l形插杆与所述插套杆连接后所形成的槽口与所述竖向洞口侧壁相适配。

4、优选的,所述主横杆管壁上或接长横杆管壁上开设的圆孔的内径与所述栏杆的外径相适配,其管壁上开设的长方孔的长度略大于所述栏杆的直径的三倍,该长方孔的宽度与所述栏杆的外径相适配。

5、优选的,所述主横杆和接长横杆重叠处安装若干根定位栏杆,所述的定位栏杆的外径与所述栏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的主横杆和接长横杆重叠处的两杆上的圆孔和长方孔也重叠在一起。

6、优选的,所述定位栏杆的两端均弯成180度形成带螺牙弯勾,该定位栏杆两端带螺牙弯勾的大小形状与所述栏杆两端弯勾的大小形状相同;带螺牙弯勾与定位螺母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主横杆管壁上和接长横杆管壁上开设的每组当中所包含的圆孔和长方孔之间的净间距与栏杆直径相等,相邻两组之间的净间距为100~150mm。

8、优选的,所述栏杆的两端均弯成180度弯勾。

9、优选的,所述栏杆的设置数量与所述圆孔和长方孔的组数相适配。

10、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竖向洞口防护技术方案,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质性优点:一、结构简单,防护宽度可灵活调节,不需切割钢管,适合于多种宽度洞口,并能反复多次周转使用,绿色环保且经济;二、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不需动用电动机具打孔,不破坏混凝土或砖砌墙体结构面,不需切除膨胀螺栓和修补墙面;三、采用本方案不需要多人同时进行操作,大大地减少了操作辅助人员,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能够多次周转使用,绿色环保且经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宽度尺寸的建筑物竖向洞口的临时防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包括夹墙装置(1)、栏杆(2)、定位栏杆(9)、主横杆(3)和接长横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杆(3)远离夹墙装置(1)的一端插到接长横杆(4)的管道空腔中,所述主横杆(3)和接长横杆(4)背离防护装置中心的一侧在靠近竖向洞口侧壁(10)处固定安装一个连接套杆(6),所述连接套杆(6)通过夹墙装置(1)与竖向洞口侧壁(10)抵紧;所述主横杆(3)和接长横杆(4)在朝向防护装置中心的一侧上下对称开设若干组靠在一起的圆孔(7)和长方孔(8),所述每一组中只含有一个圆孔(7)和一个长方孔(8),所述栏杆(2)的上下两端弯勾(22)均各自分别从上下对应的长方孔(8)中穿入相应的杆件,再从与该长方孔(8)相邻的圆孔(7)中穿出相应的杆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墙装置(1)包括一端带有螺牙的l形插杆(11)、锁紧螺母(12)和插套杆(13),所述插套杆(13)由夹墙杆(131)、通孔杆(133)和连接螺杆(134)组成,所述通孔杆(133)两端设置成通孔(132);所述夹墙杆(131)和连接螺杆(134)分别垂直于通孔杆(133)的两端并位于该通孔杆(133)的两侧;该连接螺杆(134)的外径与所述主横杆(3)管壁上或接长横杆(4)管壁上固定的连接套杆(6)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夹墙杆(131)、通孔杆(133)和连接螺杆(134)三者的杆件中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l形插杆(11)带有螺牙的一端从靠近连接螺杆(134)的一端插入通孔杆(133)中,再从通孔杆(133)的另一端穿出后与锁紧螺母(12)螺纹匹配紧固连接,所述l形插杆(11)与所述插套杆(13)连接后所形成的槽口与所述竖向洞口侧壁(10)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横杆(3)管壁上或接长横杆(4)管壁上开设的圆孔(7)的内径与所述栏杆(2)的外径相适配,其管壁上开设的长方孔(8)的长度略大于所述栏杆(2)的直径的三倍,该长方孔(8)的宽度与所述栏杆(2)的外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横杆(3)和接长横杆(4)重叠处安装若干根定位栏杆(9),所述的定位栏杆(9)的外径与所述栏杆(2)的外径相同;所述的主横杆(3)和接长横杆(4)重叠处的两杆上的圆孔(7)和长方孔(8)也重叠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栏杆(9)的两端均弯成180度形成带螺牙弯勾(91),该定位栏杆(9)两端带螺牙弯勾(91)的直径与所述栏杆(2)两端弯勾(22)的直径相同;带螺牙弯勾(91)与定位螺母(92)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横杆(3)管壁上和接长横杆(4)管壁上开设的每组当中所包含的圆孔(7)和长方孔(8)之间的净间距与栏杆直径相等,相邻两组之间的净间距为100~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栏杆(2)的两端均弯成180度弯勾(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栏杆(2)的设置数量与所述圆孔(7)和长方孔(8)的组数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竖向洞口可调式防护装置,包括夹墙装置、栏杆、定位栏杆、主横杆和接长横杆。所述主横杆远离夹墙装置的一端插到接长横杆的管道空腔中,所述主横杆和接长横杆背离防护装置中心的一侧在靠近竖向洞口侧壁处固定安装一个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通过夹墙装置与竖向洞口侧壁抵紧;所述主横杆和接长横杆在朝向防护装置中心的一侧上下对称开设若干组靠在一起的圆孔和长方孔,所述每一组中只含有一个圆孔和一个长方孔,所述栏杆的上下两端弯勾均各自分别从上下对应的长方孔中穿入相应的杆件,再从与该长方孔相邻的圆孔中穿出相应的杆件。本技术不需切割钢管,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快捷,能够多次周转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游坤,居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邵步云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