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7093发布日期:2023-09-20 18: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粘滞阻尼器,具体为一种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粘滞阻尼器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建筑结构抗震改造、工业管道设备抗振、军工等领域。在地震来临时,阻尼器最大限度吸收和消耗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冲击能量,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

2、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161529.1的一种提高粘滞阻尼器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节点板、第二节点板、第三节点板以及钢管混凝土支撑,第二节点板上连接有粘滞阻尼器,钢管混凝土支撑包括两根,并由钢管和填充在钢管内部的混凝土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管混凝土支撑+粘滞阻尼器体系,通过在钢管中灌入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大幅提高支撑体系的刚度,从而达到提高粘滞型阻尼器减震效率的作用。但是钢管混凝土支撑处无其他减震辅助效果,减震缓冲功能单一,且容易在支撑处出现损坏。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箱,固定箱中设有调节组件,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安装块,且第二安装块与调节组件对应连接;

4、第二安装块的外侧设有第三安装块,第三安装块的下方设有第一安装块,且第二安装块和第三安装块之间通过粘滞阻尼器连接,第二安装块和第一安装块之间设有倾斜的屈曲约束支撑杆,屈曲约束支撑杆的两端对称固定有端板,两侧的端板分别与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转动连接;

5、两个端板之间设有弧形杆,弧形杆的两端分别与端板转动连接,且中部内侧设有凸台,凸台和屈曲约束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弹簧,凸台的中心处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内侧端与屈曲约束支撑杆的侧壁垂直固定,外侧端伸出弧形杆,伸出段侧壁上设有螺纹,并螺纹连接有限位螺纹块。

6、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筒,螺纹筒与固定箱的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伸入固定箱内部,并固定有齿圈,位于同一侧的四个齿圈之间共同啮合有同一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固定箱的侧壁转动连接,并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两个第一锥齿轮的底部之间共同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固定箱的底部转动连接,且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底端伸出固定箱,并固定有转柄。

7、优选的,第三安装块的内侧对应粘滞阻尼器的位置安装有第一防护网筒,第二安装块的侧面上对应安装有第二防护网筒,第一防护网筒的一端伸入第二防护网筒的内部,并固定有第一环形台,第二防护网筒的端部内侧对称设有第二环形台,第二环形台滑动连接于第一防护网筒的外侧,并通过弹簧与第一环形台连接。

8、优选的,第二环形台滑动连接于第一防护网筒的外侧壁上,且内侧端固定有环形的螺纹台,第二防护网筒的内侧壁端部设有螺纹,并螺纹连接于螺纹台上。

9、优选的,第一安装块的底面外侧面、第三安装块的顶面和外侧面以及固定箱的顶面分别均匀固定有多个连接件。

10、优选的,第二安装块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连接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组件调整两侧第三安装块以及与其连接的其他结构的位置,以便适用于不同的支撑位置,提高使用的灵活性;通过屈曲约束支撑杆提供一定缓冲减震的作用,在屈曲约束支撑杆上增加弧形杆,通过弧形杆的变形吸收一部分冲击和震动,并与弧形杆中部的弹簧配合,提高减震效果;第二安装块和第三安装块之间设置粘滞阻尼器,增加水平方向的减震效果,从而提高减震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2)中设有调节组件,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安装块(3),且第二安装块(3)与调节组件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螺杆(303)螺纹连接的螺纹筒(201),螺纹筒(201)与固定箱(2)的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伸入固定箱(2)内部,并固定有齿圈(202),位于同一侧的四个所述齿圈(202)之间共同啮合有同一个传动齿轮(203),传动齿轮(203)与固定箱(2)的侧壁转动连接,并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04),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04)的底部之间共同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5)与固定箱(2)的底部转动连接,且第二锥齿轮(205)的齿轮轴底端伸出固定箱(2),并固定有转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块(302)的内侧对应粘滞阻尼器(301)的位置安装有第一防护网筒(304),第二安装块(3)的侧面上对应安装有第二防护网筒(305),所述第一防护网筒(304)的一端伸入第二防护网筒(305)的内部,并固定有第一环形台(306),所述第二防护网筒(305)的端部内侧对称设有第二环形台(307),第二环形台(307)滑动连接于第一防护网筒(304)的外侧,并通过弹簧与第一环形台(30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台(307)滑动连接于第一防护网筒(304)的外侧壁上,且内侧端固定有环形的螺纹台,所述第二防护网筒(305)的内侧壁端部设有螺纹,并螺纹连接于螺纹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1)的底面外侧面、第三安装块(302)的顶面和外侧面以及固定箱(2)的顶面分别均匀固定有多个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块(3)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连接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粘滞阻尼器技术领域的一种提高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箱和调节组件,固定箱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三安装块和第一安装块,且第二安装块和第三安装块之间设有粘滞阻尼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之间设有屈曲约束支撑杆和弧形杆,本技术通过调整组件调整两侧第三安装块等结构的位置,以便适用于不同的支撑位置,提高使用的灵活性;通过屈曲约束支撑杆提供一定缓冲减震的作用,在屈曲约束支撑杆上增加弧形杆,通过弧形杆的变形吸收一部分冲击和震动,并与弧形杆中部的弹簧配合,提高减震效果;第二安装块和第三安装块之间设置粘滞阻尼器,增加水平方向的减震效果,从而提高减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百顿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