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抹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1672发布日期:2023-12-06 19:4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面抹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修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墙面抹平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而在墙面抹平工作中常常会用到抹泥刀,抹泥刀又名抹泥板,是一种常见的墙面抹平装置。

2、但是,抹泥刀等传统的墙面抹平装置其结构简单,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操作,进行不断的抹平操作,导致在长时间工作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手臂、手腕酸痛的问题,同时,在使用过程时,在抹平后的打磨则需要使用其他工具,较为繁琐,携带不便。

3、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墙面抹平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面抹平装置,能够取代传统的抹泥刀等墙面抹平装置,进行自动抹平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抹平完成后还能够快速切换成打磨装置,功能多样,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包括机盒,所述机盒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握持的把手,所述机盒内中部固定有水平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盒内上下分别隔为控制腔、工作腔,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旋转式的抹平机构,所述工作腔的底部设有供旋转式的抹平机构伸出进行工作的开口;

3、所述工作腔内的旋转式抹平机构包括驱动筒,所述驱动筒与所述控制腔内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筒的两侧底部对称固有两个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抹平辊,所述驱动筒的另外两侧中部设置有可升降活动至低于所述固定轴的碳素钢打磨板,且所述驱动筒内设置有用于调控所述碳素钢打磨板进行升降的调节机构。

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把手为l型把柄结构,且所述把手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腔内的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腔内的驱动机构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中部,所述马达的机轴穿入所述工作腔内,并与所述驱动筒的顶部固定。

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机盒外缘面上安装有充电口,所述控制腔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充电口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筒的顶部固定有对接柱,所述对接柱上开设有供所述马达的机轴插入并固定的开孔。

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抹平辊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驱动筒的一端固定有对所述抹平辊进行限位的紧固帽,且所述抹平辊的下缘面位于所述控制腔的底部开口外。

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筒内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可升降活动设置于驱动筒内,所述调节块的中部开设有驱动螺孔,且所述驱动筒内中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贯穿所述驱动螺孔,所述驱动螺杆的下端伸出所述驱动筒的底部,并固定有拧帽。

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块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安装轴,所述安装轴水平穿出所述驱动筒的侧面外,并与所述碳素钢打磨板固定。

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轴为z形结构,且所述驱动筒的两侧开设有供所述安装轴竖直滑动的通槽。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机盒的底部外围环绕固定有防刮圈,所述防刮圈的边缘构造有向下并朝内翻卷的卷边。

13、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得益于机盒、马达、驱动筒、固定轴以及抹平辊的配合,能够通过马达来驱使固定轴进行旋转,来带动抹平辊在机盒的底部外进行旋转,从而来对墙面进行自动旋转抹平,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抹平操作,从而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将墙面抹平,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抹平操作而出现手臂酸、手腕酸痛的问题,且能够大大对墙面的抹平效率,使用效果好。

15、2、本实用新型得益于驱动筒、固定轴、抹平辊、调节块以及碳素钢打磨板的配合,可通过调节调节块来带动碳素钢打磨板来低于抹平辊的位置,使得在对墙面进行抹平后,可快速将碳素钢打磨板调至低于抹平辊的位置,从而利用驱动筒来带动碳素钢打磨板旋转,以利用碳素钢打磨板来对抹平进行墙面进行粒子打磨,使用方便。

16、3、本实用新型得益于机盒、防刮圈以及卷边的配合,能够在进行抹平操作时,通过卷边来避免传统抹泥刀在用力不均匀时其四边切面处剐蹭到墙面造成墙面出现划痕,导致抹平不够均匀的问题,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对墙面的抹平效果,且可避免对抹平的墙面位置重新刮出划痕。

17、综上所述,本装置能够取代传统的抹泥刀等墙面抹平装置,进行自动抹平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抹平完成后还能够快速切换成打磨装置,功能多样,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包括机盒(1),所述机盒(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握持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1)内中部固定有水平的隔板(4),所述隔板(4)将所述机盒(1)内上下分别隔为控制腔(401)、工作腔(402),所述控制腔(401)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工作腔(402)内设置有旋转式的抹平机构,所述工作腔(402)的底部设有供旋转式的抹平机构伸出进行工作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为l型把柄结构,且所述把手(2)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按钮(201),所述控制按钮(201)与所述控制腔(401)内的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401)内的驱动机构包括马达(5),所述马达(5)固定于所述隔板(4)的上端面中部,所述马达(5)的机轴穿入所述工作腔(402)内,并与所述驱动筒(6)的顶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1)外缘面上安装有充电口(12),所述控制腔(401)内安装有蓄电池(13),所述充电口(12)与所述蓄电池(1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筒(6)的顶部固定有对接柱(601),所述对接柱(601)上开设有供所述马达(5)的机轴插入并固定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平辊(8)套设于所述固定轴(7)上,所述固定轴(7)远离所述驱动筒(6)的一端固定有对所述抹平辊(8)进行限位的紧固帽(701),且所述抹平辊(8)的下缘面位于所述控制腔(401)的底部开口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筒(6)内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块(9),所述调节块(9)可升降活动设置于驱动筒(6)内,所述调节块(9)的中部开设有驱动螺孔(901),且所述驱动筒(6)内中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螺杆(602),所述驱动螺杆(602)螺纹贯穿所述驱动螺孔(901),所述驱动螺杆(602)的下端伸出所述驱动筒(6)的底部,并固定有拧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9)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安装轴(10),所述安装轴(10)水平穿出所述驱动筒(6)的侧面外,并与所述碳素钢打磨板(11)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10)为z形结构,且所述驱动筒(6)的两侧开设有供所述安装轴(10)竖直滑动的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1)的底部外围环绕固定有防刮圈(3),所述防刮圈(3)的边缘构造有向下并朝内翻卷的卷边(3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抹平装置,涉及到装修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盒,机盒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握持的把手,机盒内中部固定有水平的隔板,隔板将机盒内上下分别隔为控制腔、工作腔,控制腔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工作腔内设置有旋转式的抹平机构,工作腔的底部设有供旋转式的抹平机构伸出进行工作的开口;工作腔内的旋转式抹平机构包括驱动筒,驱动筒与控制腔内的驱动机构连接,驱动筒的两侧底部对称固有两个固定轴,固定轴上套设有抹平辊。本技术能够取代传统的抹泥刀等墙面抹平装置,进行自动抹平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抹平完成后还能够快速切换成打磨装置,功能多样,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侯锋刚,雷汉勋,谭龙,白海瑞,王成志,张黎明,齐晓亮,曹金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