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6417发布日期:2023-11-30 12:5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吊篮,具体为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


背景技术:

1、高处作业吊篮主要组成部分有悬挂机构、钢丝绳、悬吊平台、提升机、安全锁、控制电箱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外立面装饰装修使用。

2、目前,如图1所示,部分建筑屋面存在混凝土上盖造型,标准吊篮支架无法在屋面进行安装,须将前后标准支架高度进行改进,然而更换为小支架后往往便不能满足配重的压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技术方案如下:

3、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底部固定有至少两个支撑件,一端支撑件上设置有中间立杆,中间立杆内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顶托,通过调节顶托的高度使顶托与上方的建筑主体平稳贴合并充分顶撑,横梁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底部设置有吊篮筐。

4、优选的,所述顶托包括螺纹柱、限位块和托片,螺纹柱插接在中间立杆内,限位块套设在螺纹柱上且与螺纹柱螺纹连接,托片固定在螺纹柱一端。

5、优选的,所述顶托插在中间立杆内的长度至少为150mm,顶托插在中间立杆内的间隙至多为3mm,且中间立杆的截面面积小于限位块的截面面积。

6、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腿、支腿底托和固定底托,支腿与横梁及支腿底托固定连接,支腿底托与固定底托固定连接,且固定底托与支腿底托呈t型结构。

7、优选的,所述支腿底托与支腿之间插接连接,支腿底托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支腿下部开设有相同的通孔。

8、优选的,所述支腿底托与固定底托连接位置的两侧均固定有加强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利用顶托与支腿代替配重提供吊篮筐正常工作所需的抗倾覆力,从而解决了现场屋面结构存在干涉的工况下完成吊篮搭设的难题;

11、2、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吊篮搭设时无需对建筑主体开洞或者植筋,从而对建筑主体进行了保护;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托高度的可调节使顶托可以与建筑主体平稳贴合并充分顶撑,同时增加了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底部固定有至少两个支撑件,一端支撑件上设置有中间立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7)包括螺纹柱、限位块和托片,螺纹柱插接在中间立杆(9)内,限位块套设在螺纹柱上且与螺纹柱螺纹连接,托片固定在螺纹柱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7)包括液压杆、限位块和托片,液压杆插接在中间立杆(9)内,限位块固定在液压杆靠近伸缩端的固定端上,托片固定在液压杆的伸缩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7)插在中间立杆(9)内的长度至少为150mm,所述顶托(7)插在中间立杆(9)内的间隙至多为3mm,且所述中间立杆(9)的截面面积小于限位块的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腿(4)、支腿底托(5)和固定底托(6),所述支腿(4)与横梁(1)及支腿底托(5)固定连接,所述支腿底托(5)与固定底托(6)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底托(6)与支腿底托(5)呈t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底托(5)与支腿(4)之间插接连接,所述支腿底托(5)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所述支腿(4)下部开设有相同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底托(5)与固定底托(6)连接位置的两侧均固定有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顶撑支架形式吊篮架设结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底部固定有至少两个支撑件,一端支撑件上设置有中间立杆,中间立杆内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顶托,通过调节顶托的高度使顶托与上方的建筑主体平稳贴合并充分顶撑,横梁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底部设置有吊篮筐。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利用顶托与支腿代替配重提供吊篮筐正常工作所需的抗倾覆力,从而解决了现场屋面结构存在干涉的工况下完成吊篮搭设的难题,同时本技术通过顶托高度的可调节使顶托可以与建筑主体平稳贴合并充分顶撑,增加了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辛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