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7235发布日期:2023-11-30 01:4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到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建筑设计中,有些房屋建造采用双层悬挑混凝土板,部份双层混凝土板之间空间狭小,人员无法进入,一般都是先施工下层板,然后在下层板上支模施工上层板,但是由于双层混凝土板之间空间狭小,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模板拆除困难,拆模效率低,并且拆除出来的模板容易被损坏,无法再次利用,甚至无法拆除,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拆模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包括用于支撑上层板的支撑模板以及紧固装置,所述支撑模板通过紧固装置吊装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之间;

4、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上龙骨、下龙骨和对拉螺杆,所述上龙骨设置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之间,所述下龙骨固定在支撑模板底面,所述支撑模板通过对拉螺杆吊装在上龙骨和下龙骨之间,所述对拉螺杆底部与下龙骨固定连接。

5、先将下层板和梁浇筑完成,然后将上龙骨设置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之间,并通过对拉螺杆将支撑模板吊装在上龙骨和下龙骨之间,形成上层板的支模,不需要在支撑模板底部设置支撑,然后浇筑上层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对拉螺杆与上龙骨拆分,然后将对拉螺杆从上层板上脱离,由于下龙骨、对拉螺杆、支撑模板三者固定连接,对拉螺杆的脱落带动支撑模板脱模,就可以快速拆除支撑模板,人员不用进入下层板和上层板之间的空间,拆除过程方便,提高拆模效率,并且支撑模板的损坏率低,降低了施工成本。

6、优选地,所述上龙骨两端通过支撑块设置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上;使得上龙骨底面高于上层板的板面高度,不影响上层板混凝土的浇筑。

7、优选地,所述对拉螺杆的长度小于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间距;保证对拉螺杆能够从上层板上掉落至下层板上。

8、优选地,所述上龙骨为钢管。

9、优选地,所述下龙骨为木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先将下层板和梁浇筑完成,然后将上龙骨设置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之间,并通过对拉螺杆将支撑模板吊装在上龙骨和下龙骨之间,形成上层板的支模,不需要在支撑模板底部设置支撑,然后浇筑上层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对拉螺杆与上龙骨拆分,然后将对拉螺杆从上层板上脱离,由于下龙骨、对拉螺杆、支撑模板三者固定连接,对拉螺杆的脱落带动支撑模板脱模,就可以快速拆除支撑模板,人员不用进入下层板和上层板之间的空间,拆除过程方便,提高拆模效率,并且支撑模板的损坏率低,降低了施工成本。

12、2、通过支撑块的设置,使得上龙骨底面高于上层板的板面高度,不影响上层板混凝土的浇筑。

13、3、将对拉螺杆的长度设置为小于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间距,保证对拉螺杆能够从上层板上掉落至下层板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上层板的支撑模板以及紧固装置,所述支撑模板通过紧固装置吊装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龙骨两端通过支撑块设置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的长度小于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龙骨为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龙骨为木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板支模结构,包括用于支撑上层板的支撑模板以及紧固装置,所述支撑模板通过紧固装置吊装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之间;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上龙骨、下龙骨和对拉螺杆,所述上龙骨设置在上层板两侧的梁之间,所述下龙骨固定在支撑模板底面,所述支撑模板通过对拉螺杆吊装在上龙骨和下龙骨之间,所述对拉螺杆底部与下龙骨固定连接。本技术优点在于,不需要在支撑模板底部设置支撑,上层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对拉螺杆从上层板上拆除,然后撬动支撑模板,就可以快速拆除支撑模板,人员不用进入下层板和上层板之间的空间,拆除过程方便,提高拆模效率,并且支撑模板的损坏率低,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涂刚要,李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