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3016发布日期:2023-12-30 10:0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基础建设规模非常大,楼板上部钢筋位置直接影响楼板的结构受力,一旦楼板钢筋因踩踏等各种原因,造成楼板上层钢筋的保护层过大,有可能造成楼板开裂,发生渗漏水甚至楼板坍塌等安全事故;尤其是悬挑部位,保证悬挑板上层钢筋的正确位置尤为重要,为此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就显得尤为重要。

2、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 216109368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楼板上层钢筋保护层和楼板厚度的垫块,包括:垫块本体,垫块本体呈台形结构;上层布置件,设于垫块本体的顶面;及下层布置件,设于垫块本体的底面,但依然存在的问题是该种钢筋垫块为一体设置,上下垫块不能分离,不可以分开使用,同时该种垫块使用不便捷,需要通过在卡槽内部使用限位钢筋条进行固定,导致其使用较为繁琐,不能应用多种使用场景,综上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包括装置本体、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上垫块、下垫块、通孔、马凳、圆形凹槽、条形凹槽和钢筋卡槽,所述下垫块呈正方形且四角处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上垫块底部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马凳顶部卡合在上垫块开设的条形凹槽内部,所述上垫块中间开设有通孔。

3、优选的,所述马凳底部四角卡合在下垫块上开设的圆形凹槽内部,所述马凳顶部设置有钢筋卡槽,且钢筋卡槽呈兜网状,所述上层钢筋十字交错在钢筋卡槽内部。

4、优选的,所述下垫块材质为砂浆结构,且下垫块3厚度为15mm。

5、优选的,所述上垫块材质为砂浆结构,且上垫块厚度为15mm,且上垫块顶端开设的通孔直径为2mm。

6、优选的,所述马凳材质为4mm的q235钢材,且下垫块上开设的圆形凹槽直径为4.2mm。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上垫块、马凳和下垫块,实现高效控制钢筋厚度,同时该装置采用分别加工并组合使用的方式,并可在有需求的部分分别单独使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多种建筑施工作业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包括装置本体(1)、上层钢筋(8)和下层钢筋(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还包括上垫块(2)、下垫块(3)、通孔(4)、马凳(5)、圆形凹槽(7)、条形凹槽(9)和钢筋卡槽(10),所述下垫块(3)呈正方形且四角处开设有圆形凹槽(7),所述上垫块(2)底部开设有条形凹槽(9),所述马凳(5)顶部卡合在上垫块(2)开设的条形凹槽(9)内部,所述上垫块(2)中间开设有通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凳(5)底部四角卡合在下垫块(3)上开设的圆形凹槽(7)内部,所述马凳(5)顶部设置有钢筋卡槽(10),且钢筋卡槽(10)呈兜网状,所述上层钢筋(8)十字交错在钢筋卡槽(10)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块(3)材质为砂浆结构,且下垫块(3)厚度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块(2)材质为砂浆结构,且上垫块(2)厚度为15mm,且上垫块(2)顶端开设的通孔(4)直径为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凳(5)材质为4mm的q235钢材,且下垫块(3)上开设的圆形凹槽(7)直径为4.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组合垫块,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上垫块、下垫块、通孔、马凳、圆形凹槽、条形凹槽和钢筋卡槽,所述下层垫块呈正方形且四角处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上垫块底部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马凳顶部卡合在上垫块开设的条形凹槽内部,所述上垫块中间开设有通孔,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上垫块、马凳和下垫块,实现高效控制钢筋厚度,同时该装置采用分别加工并组合使用的方式,并可在有需求的部分分别单独使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多种建筑施工作业中。

技术研发人员:金昕,刘国彬,王韬,吕志奎,张德胜,汪洋,王洋,温世杰,于永波,董佳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建工鑫安高新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