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0645发布日期:2023-11-22 13:4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


背景技术:

1、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雨量充沛的国家,气候变化明显,降雨量从北向南逐渐增多,长江淮河以南地区的降水量每月可达800mm以上。因此,屋面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显得十分必要。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建筑的品质。合理科学的布局不但能够避免在屋面造成大量积水,还能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屋面溢流口是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安装在建筑物屋面边缘位置的特殊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屋顶的积水过多而导致的屋顶渗漏,具有防止屋顶积水、增加屋顶寿命、保护房屋结构、安装简单方便等优点。

3、常见的屋面溢流口通常布置在屋顶的女墙上,在女墙上布置溢水管,溢水管的高度高于屋顶,溢水管横向延伸到墙外后向下排水。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860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面天沟溢流系统,包括水平溢流管、弯头、竖直溢流管、雨水斗,在屋面的女儿墙上的天沟上方设置水平溢流管,水平溢流管的设置高度为20-30cm,设置高度低于屋面构造层的最低端,水平溢流管管径根据屋面面积大小确定,在墙上水平溢流管出水处安装一个弯头,再用竖直溢流管将其连接到排水立管上方的雨水斗处。

4、但是先于的溢流口结构在排放水流时,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积累较多的杂物和垃圾,当人工未及时进行清理时,容易导致堵塞;排水流量受限,当遇到恶劣天气时,溢流口会造成噪音和水花飞溅,在风雨天气,过大的流量还容易产生倒灌的现象,对建筑物和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溢流口暴露在外侧对建筑外观的影响较大,对于具有一定设计性的建筑外立面可能会破坏其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溢流系统易产生堵塞、流量受限、影响美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包括屋顶、女墙和溢流管,所述女墙布置在所述屋顶的边缘位置,所述溢流管包括横向排水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连接的若干个竖向排水的支管,所述主管埋设在所述女墙内,所述主管的布置高度高于所述屋顶的顶面高度,所述溢流管的外侧还覆盖有装饰板。

3、优选地,所述主管延伸至女墙的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水平的横管,各所述支管的顶端均与所述横管连通。

4、优选地,定义所述主管的直径为a、横管的直径为b、支管的直径为c,a≥2b,b≥1.2c。

5、优选地,所述主管的直径为200mm,所述横管的直径为100mm,所述支管的直径为75mm。

6、优选地,各所述支管均竖直布置,所述支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装饰板的外侧。

7、优选地,所述支管的底端涂覆有油漆层,所述油漆层的颜色与所述装饰板的颜色相同。

8、优选地,所述支管的底端超出所述装饰板部分的长度为5mm。

9、优选地,所述屋顶与所述女墙的外侧设置有支撑龙骨,所述装饰板与所述支管均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撑龙骨上。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溢流管由主管和若干个支管形成,屋顶的积水经过主管横向排至女墙的外侧再流经若干个支管竖向排出,采用多个支管的方式对水流进行分流,增加了溢流管的流通能力以及可以承受的最大流量,流通性加强之后通过水流可以将杂物带出,有效避免溢流管堵塞问题,支管采用竖向排水,修改了溢流管的排出流向,在极端恶劣天气下也减少了雨水冲击与倒灌的可能性;溢流管的外侧覆盖装饰板,实现溢流口在建筑外立面的隐形,增加了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女墙和溢流管,所述女墙布置在所述屋顶的边缘位置,所述溢流管包括横向排水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连接的若干个竖向排水的支管,所述主管埋设在所述女墙内,所述主管的布置高度高于所述屋顶的顶面高度,所述溢流管的外侧还覆盖有装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延伸至女墙的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水平的横管,各所述支管的顶端均与所述横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主管的直径为a、横管的直径为b、支管的直径为c,a≥2b,b≥1.2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的直径为200mm,所述横管的直径为100mm,所述支管的直径为7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管均竖直布置,所述支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装饰板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底端涂覆有油漆层,所述油漆层的颜色与所述装饰板的颜色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底端超出所述装饰板部分的长度为5mm。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与所述女墙的外侧设置有支撑龙骨,所述装饰板与所述支管均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撑龙骨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包括屋顶、女墙和溢流管,女墙布置在屋顶的边缘位置,溢流管包括横向排水的主管和与主管连接的若干个竖向排水的支管,主管埋设在女墙内,主管的布置高度高于屋顶的顶面高度,溢流管的外侧还覆盖有装饰板。溢流管由主管和若干个支管形成,积水经过主管及若干个支管竖向排出,多个支管对水流进行分流,增加了溢流管的流通能力以及可承受的最大流量,流通性加强之后通过水流可以将杂物带出,有效避免溢流管堵塞问题,支管采用竖向排水,在极端恶劣天气下也减少了雨水冲击与倒灌的可能性;溢流管的外侧覆盖装饰板,实现溢流口在建筑外立面的隐形,增加了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碧娟,张博雯,张君彦,朱理铭,冯译康,陈新狄,杨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