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1772发布日期:2023-11-07 00:2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护结构,具体为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建造后,需要专业人员设计图纸来让施工人员对室内进行装修,而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效率,需要设计一种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

2、现有的防护结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80291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包括外立面防护板块,上、下连接的外立面防护板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左、右连接的外立面防护板块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外立面防护板块包括框架和通过间隔设置的连接角钢连接在框架外侧面的防护板。防护板为空心挤压铝型材。防护板包括内板面、外板面及垂直间隔连接在内板面和外板面之间的隔板;内板面的两端间隔设有向内凹陷的螺栓卡口;防护板的一端面设有u形卡口,另一端面设有八字形卡肋,且相邻防护板的八字形卡肋对应卡合在u形卡口内。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框架一次悬挑的高度有限、连接不便、工程量大、不便周转使用、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3、上述设备在使用时,虽然该防护结构中设有防护板以及u型卡口来提高工人对该防护结构的安装效率,但其结构中并未加装有对该防护结构本身在安装后提升稳定性的结构,因此在材料或者工人站立在该防护结构中会增加防护结构的负担,从而降低了该防护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运输该防护结构时,是需要将该防护结构中的配件拆装进行输送,而在安装过程中,也是将每个配件进行组装,因此在该防护结构中并未设有对每个配件水平面进行定位作业结构的情况下,安装后会出现倾斜或者不精准的状况,从而降低了该防护结构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具备实用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包括支腿一,所述支腿一的右侧卡接有支腿二,所述支腿一的正面搭接有支撑条,所述支腿一和支撑条的外壁皆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壁插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末端卡接有支腿二,所述支腿二的正面设有固定板,所述支腿一的顶端外壁搭接有顶板,所述支撑条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焊接有连接角钢,所述连接角钢的顶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角钢的正面设有固定螺杆,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直杆,所述支撑条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杆、支腿二的正面皆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设有旋转把手,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沿与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支腿二通过固定板与横杆固定装配。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杆的数量为四个,且直杆的直径与限位孔的直径相等,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与直杆的外沿滑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直径大于凹槽的直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角钢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连接角钢分为四组,四组所述连接角钢皆沿顶板的底部均匀分布,每组一个所述连接角钢皆通过固定螺杆分别与支腿一和支腿二固定装配,且每组另一个连接角钢皆通过直杆与支撑条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角钢的正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与固定螺杆的外沿螺纹连接。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条、横杆、连接角钢、支腿一、支腿二装置,使得该防护结构能够在安装后,利用连接角钢来对顶板进行支撑,而固定螺杆能够加固连接角钢与支腿一以及支腿二之间连接结构的紧密性,直杆在顶板受到压力时对压力进行分摊,使得压力无法对连接角钢和顶板进行完整的施压过程,从而减少了顶板和连接角钢的负担,再通过直杆、支撑条以及连接角钢之间的三角形结构来对该防护结构进行更加稳固的进行支撑作业,从而提高了该防护结构的稳定性。

10、2、该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通过设置的方槽、限位孔、安装槽装置,使得该防护结构在运输后进行安装作业时,使用者可直接将支撑条与横杆插接,分别利用直杆和横杆对支撑条的限位,使得支撑条无法发生偏移,而固定板和凹槽的配合能够对支腿二进行限位,以此保障该防护结构在安装后各配件的稳定性提高,而顶板在四个直杆的作用下固定于连接角钢的顶部,从而提高了该防护结构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包括支腿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一(1)的右侧卡接有支腿二(13),所述支腿一(1)的正面搭接有支撑条(3),所述支腿一(1)和支撑条(3)的外壁皆开设有方槽(9),所述方槽(9)的内壁插接有横杆(8),所述横杆(8)的末端卡接有支腿二(13),所述支腿二(13)的正面设有固定板(2),所述支腿一(1)的顶端外壁搭接有顶板(4),所述支撑条(3)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内壁焊接有连接角钢(6),所述连接角钢(6)的顶端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连接角钢(6)的正面设有固定螺杆(5),所述顶板(4)的底部固定装配有直杆(7),所述支撑条(3)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8)、支腿二(13)的正面皆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板(2)的正面固定设有旋转把手,所述固定板(2)的背面固定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沿与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支腿二(13)通过固定板(2)与横杆(8)固定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7)的数量为四个,且直杆(7)的直径与限位孔(11)的直径相等,所述固定孔(12)的内壁与直杆(7)的外沿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8)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直径大于凹槽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钢(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连接角钢(6)分为四组,四组所述连接角钢(6)皆沿顶板(4)的底部均匀分布,每组一个所述连接角钢(6)皆通过固定螺杆(5)分别与支腿一(1)和支腿二(13)固定装配,且每组另一个连接角钢(6)皆通过直杆(7)与支撑条(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钢(6)的正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与固定螺杆(5)的外沿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防护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模块装配式外立面防护结构,包括支腿一,所述支腿一的右侧卡接有支腿二,所述支腿一的正面搭接有支撑条,所述支腿一和支撑条的外壁皆开设有方槽。通过设置的支撑条、横杆、连接角钢、支腿一、支腿二装置,使得该防护结构能够在安装后,利用连接角钢来对顶板进行支撑,而固定螺杆能够加固连接角钢与支腿一以及支腿二之间连接结构的紧密性,直杆在顶板受到压力时对压力进行分摊,使得压力无法对连接角钢和顶板进行完整的施压过程,从而减少了顶板和连接角钢的负担,再通过直杆、支撑条以及连接角钢之间的三角形结构来对该防护结构进行更加稳固的进行支撑作业,从而提高了该防护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宁,周伟婷,聂光政,刘婷婷,曾琼琼,张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联合创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