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8147发布日期:2024-01-06 23:0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


背景技术:

1、异形柱结构是指全部或部分柱截面为l形、t形、十字形(以l形柱作角柱,t形柱作边柱,十字形柱作中柱),截面高与肢厚之比小于或等于4的框架结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是以异形柱代替一般框架柱作为竖向支撑构件而构成的结构体系。

2、国内外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是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之一,其破坏是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由于节点的截面尺寸比较小,梁柱交接处钢筋密集、混凝土不容易振捣密实等原因,导致异形柱梁柱节点比矩形柱节点更薄弱,其震害可能更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呈“十”字形,所述框架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所述框架梁顶端连接所述框架柱的表面,所述框架柱的表面包裹有柱外包钢板,所述框架梁的表面包裹有梁外包钢板,所述柱外包钢板延伸至所述框架梁并与所述梁外包钢板,所述柱外包钢板和梁外包钢板连接组成与所述框架形状相同的“十”字形,所述框架柱的表面包裹有板底钢板,所述板底钢板连接所述柱外包钢板,所述板底钢板位于所述柱外包钢板的外侧,所述框架梁的表面包裹有梁顶钢板,所述梁顶钢板连接所述梁外包钢板,所述梁顶钢板位于所述梁外包钢板的外侧。

3、优选的:所述柱外包钢板和梁外包钢板均通过锚栓连接于各自所属的所述框架梁和框架柱。

4、优选的:所述板底钢板和梁顶钢板均通过对穿螺杆连接于各自所属的所述框架梁和框架柱。

5、优选的:所述柱外包钢板和梁外包钢板与各自所属的框架梁和框架柱之间缝隙使用砂浆进行填充。

6、优选的:所述柱外包钢板、梁外包钢板、板底钢板和梁顶钢板均采用高强度钢。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8、1)通过对异性柱节点进行钢材的整体包裹,提高整体的节点的抗剪能力,在需要抗剪时,包裹在其表面的高强度钢材能分担一部分的剪切力,从而提高异性柱节点抗剪能力;

9、2)同时在柱外包钢板和梁外包钢板与各自属的框架梁和框架柱之间缝隙使用砂浆进行填充,避免在连接后出现较大的缝隙,进一步的进行固定连接,同时为提高其连接强度。



技术特征:

1.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呈“十”字形,所述框架(1)包括框架梁(101)和框架柱(102),所述框架梁(101)顶端连接所述框架柱(102)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02)的表面包裹有柱外包钢板(2),所述框架梁(101)的表面包裹有梁外包钢板(201),所述柱外包钢板(2)延伸至所述框架梁(101)并与所述梁外包钢板(201),所述柱外包钢板(2)和梁外包钢板(201)连接组成与所述框架(1)形状相同的“十”字形,所述框架柱(102)的表面包裹有板底钢板(5),所述板底钢板(5)连接所述柱外包钢板(2),所述板底钢板(5)位于所述柱外包钢板(2)的外侧,所述框架梁(101)的表面包裹有梁顶钢板(6),所述梁顶钢板(6)连接所述梁外包钢板(201),所述梁顶钢板(6)位于所述梁外包钢板(20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外包钢板(2)和梁外包钢板(201)均通过锚栓(3)连接于各自所属的所述框架梁(101)和框架柱(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钢板(5)和梁顶钢板(6)均通过对穿螺杆(4)连接于各自所属的所述框架梁(101)和框架柱(1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外包钢板(2)和梁外包钢板(201)与各自所属的框架梁(101)和框架柱(102)之间缝隙使用砂浆进行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外包钢板(2)、梁外包钢板(201)、板底钢板(5)和梁顶钢板(6)均采用高强度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加固构造,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呈“十”字形,所述框架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所述框架梁顶端连接所述框架柱的表面,所述框架柱的表面包裹有柱外包钢板,所述框架梁的表面包裹有梁外包钢板,所述框架柱的表面包裹有板底钢板,所述板底钢板连接所述柱外包钢板,所述框架梁的表面包裹有梁顶钢板,所述梁顶钢板连接所述梁外包钢板,通过对异性柱节点进行钢材的整体包裹,提高整体的节点的抗剪能力,在需要抗剪时,包裹在其表面的高强度钢材能分担一部分的剪切力,从而提高异性柱节点抗剪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海东风,凌颖松,蔡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尊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