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3393发布日期:2024-01-26 22:5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房屋框架,具体为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1、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且现有的房屋在制作过程中,也需要利用轻质框架对制作外屋的整体框架。

2、专利公告号cn211548045u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房屋框架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预制螺母孔或至少一块开设有预制板螺母孔的预制板,通过所述预制螺母孔或预制板连接有框架梁结构,所述框架梁结构包括位于立柱顶端由四根框架梁形成的上框架梁结构以及位于立柱底部由四根框架梁形成的下框架梁结构,其中,所述框架梁上设置有至少两块预制板,预制板上开设有预制板螺母孔,通过预制板螺母孔连接有加强筋梁。该框架结构仅通过梁和柱即完成了整个结构,结构简单,并且梁和柱上均设置有预制螺母孔,使得安装起来只需要简单对位即可,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使得安装起来十分方便,省时省力,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梁和柱即完成了整个结构,结构简单,并且梁和柱上均设置有预制螺母孔,使得安装起来只需要简单对位即可,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此种装置虽可简易制作房屋框架,但该种装置的房屋框架在制作时的可调性较差,且在利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对支架安装后,整体的调节效果较差,并在拆卸后遗留大量的残缺痕迹,导致装置难以进行二次使用,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对其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包括横向大梁,所述横向大梁表面的一侧套接有三个第一套接框,三个所述第一套接框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端插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前端套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接框,所述第一套接框与第二套接框内壁的四周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3、防滑套使得装置在衔接时保持稳定,防止发生滑动。

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筋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壁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5、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一侧的中部均连接有压缩弹簧,且两个压缩弹簧的一端均连接于衔接杆的两端,两个压缩弹簧表面的一侧均插接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内壁。

6、通过两个压缩弹簧的前端均连接于衔接杆的两端,使得两个横向大梁在不同距离均可衔接。

7、优选的,所述横向大梁的一端套接有弧形连接框,所述弧形连接框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其中一个安装孔内壁的一侧套接于横向大梁的一端。

8、通过安装孔对横向大梁与纵向大梁衔接,使得两个大梁衔接稳定,并保持连接支撑。

9、优选的,其中另一个所述安装孔内壁的一侧插接有纵向大梁,所述纵向大梁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10、通过加强筋提升横向大梁与纵向大梁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纵向大梁表面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三套接框,所述第三套接框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筋连接柱,所述固定柱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搭接支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大梁、第一套接框、第一连接杆、衔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二套接框、防滑套、第一钢筋连接柱、挡板和压缩弹簧的设置,通过第一钢筋连接柱提升连接装置整体的牢固性,通过两个压缩弹簧的前端均连接于衔接杆的两端,使得两个横向大梁在不同距离均可衔接,防滑套使得装置在衔接时保持稳定,防止发生滑动,从而达到了对两个横向大梁快速稳定衔接的效果,且便于对其调节。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大梁、弧形连接框、安装孔、纵向大梁和加强筋的设置,通过安装孔对横向大梁与纵向大梁衔接,使得两个大梁衔接稳定,并保持连接支撑,通过加强筋提升横向大梁与纵向大梁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了对相邻的大梁稳定安装的效果,且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包括横向大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大梁(1)表面的一侧套接有三个第一套接框(2),三个所述第一套接框(2)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前端插接有衔接杆(4),所述衔接杆(4)的前端套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接框(6),所述第一套接框(2)与第二套接框(6)内壁的四周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5)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筋连接柱(8),所述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5)内壁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9)一侧的中部均连接有压缩弹簧(10),且两个压缩弹簧(10)的一端均连接于衔接杆(4)的两端,两个压缩弹簧(10)表面的一侧均插接于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5)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大梁(1)的一端套接有弧形连接框(11),所述弧形连接框(11)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2),且其中一个安装孔(12)内壁的一侧套接于横向大梁(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另一个所述安装孔(12)内壁的一侧插接有纵向大梁(13),所述纵向大梁(1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大梁(13)表面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三套接框(15),所述第三套接框(15)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6)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筋连接柱(17),所述固定柱(16)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搭接支架(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组装房屋框架结构,包括横向大梁,所述横向大梁表面的一侧套接有三个第一套接框,三个所述第一套接框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端插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前端套接有第二连接杆。本技术通过横向大梁、第一套接框、第一连接杆、衔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二套接框、防滑套、第一钢筋连接柱、挡板和压缩弹簧的设置,通过第一钢筋连接柱提升连接装置整体的牢固性,通过两个压缩弹簧的前端均连接于衔接杆的两端,使得两个横向大梁在不同距离均可衔接,防滑套使得装置在衔接时保持稳定,防止发生滑动,从而达到了对两个横向大梁快速稳定衔接的效果,且便于对其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西,陈塞特,陈显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永历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