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400发布日期:2024-03-22 10:4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


背景技术:

1、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2、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墙板,但现有的墙板难以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将墙板调节至不同高度或长度,难以更好的满足建筑设计的使用需求,且难以在墙板损坏时进行及时更换,以及难以在墙板运输或存放时进行保护。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解决了现有的墙板难以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将墙板调节至不同高度或长度,难以在墙板损坏时进行及时更换,以及难以在墙板运输或存放时进行保护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包括第一墙板主体,所述第一墙板主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限位板和右侧限位板,所述第一墙板主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卡块,所述u型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块,所述u型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墙板主体,所述第二墙板主体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墙板主体的正面贯穿有卡杆,所述第一墙板主体正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部卡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二墙板主体正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

3、优选的,所述卡孔和卡杆相适配,所述卡孔的数量有若干个。

4、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均与限位杆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杆的数量均有若干个。

5、优选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

6、优选的,所述第一墙板主体的顶部与一侧均为开放式设置。

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快速方便的对第二墙板主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将墙板调节至不同高度或长度,更好的满足了建筑设计的使用需求。

9、(2)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第二墙板主体进行拆卸,从而能够在第二墙板主体损坏时进行及时更换,通过盖板的设置能够对第一墙板主体进行封闭,从而在墙板运输或存放时对第二墙板主体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包括第一墙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主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限位板和右侧限位板,所述第一墙板主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卡块,所述u型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块,所述u型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墙板主体,所述第二墙板主体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墙板主体的正面贯穿有卡杆,所述第一墙板主体正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部卡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二墙板主体正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和卡杆相适配,所述卡孔的数量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均与限位杆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杆的数量均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主体的顶部与一侧均为开放式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包括第一墙板主体,所述第一墙板主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限位板和右侧限位板,所述第一墙板主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卡块,所述U型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块,所述U型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墙板主体,所述第二墙板主体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墙板主体的正面贯穿有卡杆,所述第一墙板主体正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本技术能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快速方便的对第二墙板主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将墙板调节至不同高度或长度,更好的满足了建筑设计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章微娜,范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章微娜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