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7041发布日期:2024-03-13 20: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工吊篮,尤其涉及一种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


背景技术:

1、在某建筑工程中,包括60把钢结构伞柱,每把钢结构伞柱的内侧需要采用石膏板吊顶,而施工区域没有施工平台,即施工区域的下方悬空,无法进行吊顶施工。

2、现有技术的常规操作方式是安装满堂脚手架,通过满堂脚手架为石膏板的吊装提供施工平台。但满堂脚手架的安装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和人力,极大的影响了工期,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伞柱内侧吊顶施工困难和采用满堂脚手架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伞柱内侧吊顶施工困难和采用满堂脚手架费时费力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包括伞柱结构主体、安全网、生命线、吊篮和吊篮滑索;一对吊篮滑索拉设在伞柱结构主体的两侧吊顶龙骨之间,吊篮的顶部可滑动式吊装在一对吊篮滑索上,使吊篮可滑动式设置在伞柱结构主体内吊顶施工区域的下方;一对生命线拉设在伞柱结构主体的两侧吊顶龙骨之间,且一对生命线分别位于一对吊篮滑索的外侧;安全网设置在伞柱结构主体内,且安全网位于伞柱结构主体内吊顶施工区域和吊篮的下方。

4、所述的吊篮包括吊篮围栏、吊篮底板和踢脚板,吊篮围栏周向围设在吊篮底板的顶部边缘处,踢脚板周向围设在吊篮围栏的底部外侧。

5、所述的吊篮围栏包括立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若干根立柱分别竖向设置在吊篮底板的边角处,若干根第二连接杆分别竖向间隔布设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若干根第二连接杆水平设置并周向连接在若干根立柱和若干根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踢脚板周向围设在若干根第一连接杆和若干根立柱的底部外侧。

6、所述的吊篮底板的底部设有加强钢结构,加强钢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杆和底部框架;底部框架呈环形框架结构并连接在吊篮底板的底部边缘处,若干根第三连接杆分别间隔设置在底部框架内。

7、所述的第三连接杆与底部框架之间、相邻两根第三连接杆之间设有连接斜杆。

8、所述的立柱、吊篮底板、第一连接杆、踢脚板和第二连接杆焊接成一体结构。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吊篮和吊篮滑索,将吊篮滑索拉设在伞柱结构主体的两侧吊顶龙骨之间,便于吊篮的吊装和滑动,从而使吊篮能在伞柱结构主体的施工区域下方移动,用于为施工提供安全的操作平台,无需搭设满堂脚手架,大大节约了工期、人力和成本。

11、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生命线和安全网,能在吊篮的两侧和下方提供有效的防护,提高施工安全性。

12、3、本实用新型具有材料定制周期短、易于取材和制作、施工环保、拆装快捷、施工建筑垃圾较少等优点,可周转使用,成本低,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其特征是:包括伞柱结构主体(1)、安全网(2)、生命线(3)、吊篮(4)和吊篮滑索(5);一对吊篮滑索(5)拉设在伞柱结构主体(1)的两侧吊顶龙骨之间,吊篮(4)的顶部可滑动式吊装在一对吊篮滑索(5)上,使吊篮(4)可滑动式设置在伞柱结构主体(1)内吊顶施工区域的下方;一对生命线(3)拉设在伞柱结构主体(1)的两侧吊顶龙骨之间,且一对生命线(3)分别位于一对吊篮滑索(5)的外侧;安全网(2)设置在伞柱结构主体(1)内,且安全网(2)位于伞柱结构主体(1)内吊顶施工区域和吊篮(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其特征是:所述的吊篮(4)包括吊篮围栏、吊篮底板(10)和踢脚板(12),吊篮围栏周向围设在吊篮底板(10)的顶部边缘处,踢脚板(12)周向围设在吊篮围栏的底部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其特征是:所述的吊篮围栏包括立柱(9)、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3);若干根立柱(9)分别竖向设置在吊篮底板(10)的边角处,若干根第二连接杆(11)分别竖向间隔布设在相邻两根立柱(9)之间,若干根第二连接杆(13)水平设置并周向连接在若干根立柱(9)和若干根第一连接杆(11)的顶部;踢脚板(12)周向围设在若干根第一连接杆(11)和若干根立柱(9)的底部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其特征是:所述的吊篮底板(10)的底部设有加强钢结构,加强钢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杆(14)和底部框架(15);底部框架(15)呈环形框架结构并连接在吊篮底板(10)的底部边缘处,若干根第三连接杆(14)分别间隔设置在底部框架(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与底部框架(15)之间、相邻两根第三连接杆(14)之间设有连接斜杆(1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9)、吊篮底板(10)、第一连接杆(11)、踢脚板(12)和第二连接杆(13)焊接成一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伞柱内施工用滑动式吊篮,包括伞柱结构主体(1)、安全网(2)、生命线(3)、吊篮(4)和吊篮滑索(5);一对吊篮滑索(5)拉设在伞柱结构主体(1)的两侧吊顶龙骨之间,吊篮(4)的顶部可滑动式吊装在一对吊篮滑索(5)上,使吊篮(4)可滑动式设在伞柱结构主体(1)内吊顶施工区域的下方;一对生命线(3)拉设在伞柱结构主体(1)的两侧吊顶龙骨之间,一对生命线(3)分别位于一对吊篮滑索(5)的外侧;安全网(2)设在伞柱结构主体(1)内,安全网(2)位于伞柱结构主体(1)内吊顶施工区域和吊篮(4)的下方。本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伞柱内侧吊顶施工困难和采用满堂脚手架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潘国庆,刘飞,吴涛,宫凤杉,张加鑫,冯士豪,马俊峰,冉德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