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5963发布日期:2024-02-20 21:3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楼板,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


背景技术:

1、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是实现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预制的基础。其特点如下:结构性能良好,采用工厂化制作能有效保证结构力学性,离散性小。施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表面光洁度高,使结构与建筑统一协调。工厂化生产节能,有利于环保,降低现场施工的噪音,防火性能好。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通过工厂预制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作为模板,现场在叠合楼板上再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这种建筑工艺节省了现场支模和部分绑扎钢筋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人力,是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体现,由于下部预制板面积较大,运输安装不够方便,而且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两端往往为平状,与墙体连接不够稳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型混凝土pc构件预制叠合楼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4833886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混凝土pc构件预制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主体,所述预制板主体两端固定连接t型板,所述t型板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孔,所述t型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侧挡板底端,所述预制板主体中部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的预制板主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钢管,所述固定钢管顶部开口固定连通钢槽,所述固定钢管和钢槽内侧分别间隙配合限位块和内管周侧,所述内管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块底部,所述限位块顶部固定连接卡块下表面,把墙体上的钢筋穿过贯穿孔,在预制板主体上绑扎钢筋,同时把从贯穿孔穿出的钢筋绑扎固定在一起,最后浇灌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强化预制板主体与墙体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3、该现有技术虽然通过在预制板主体上绑扎钢筋,同时把从贯穿孔穿出的钢筋绑扎固定在一起,最后浇灌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强化预制板主体与墙体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但是该设备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与地面进行固定,导致固定的过程中有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包括支撑单元、辅助单元和固定单元。

4、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预制板主体、t型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辅助单元包括钢槽、固定钢管、连接槽、卡块、限位块、内管和螺栓,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延伸杆、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第三连接装置。

5、所述预制板主体的一侧与所述t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型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预制板主体、t型板与第一挡板的相互配合使用,使预制板主体的一侧连接t型板,使t型板能与预制板主体连接的更加稳定,而第一挡板的一侧与所述t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t型板的一侧与所述螺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t型板、螺栓、第一挡板与第一连接装置的相互配合使用,使螺栓用于固定t型板,而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装置,使连接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固定。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伸杆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延伸杆、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挡板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延伸杆用于固定在第一连接装置的顶部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固定时,固定的更加稳定,而第二连接装置也固定在第一挡板的一侧。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装置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型板的内壁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第三连接装置、第一挡板、t型板与第二挡板的相互配合使用,使第一连接装置固定在第一挡板的一侧,而t型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挡板。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槽的一侧与所述预制板主体的一侧贯穿连接,所述固定钢管的外壁与所述预制板主体的内壁贯穿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钢槽、制板主体与固定钢管的相互配合使用,使钢槽贯穿在预制板主体的一侧,而固定钢管的外壁与预制板主体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槽的一侧与所述预制板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底部与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连接槽、预制板主体、卡块与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使用,使连接槽贯穿在预制板主体的一侧,而卡块的底部与限位块进行连接,用于与预制板主体进行固定。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所述内管的顶部固定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限位块与内管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内管的顶部连接限位块。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利用预制板主体、第一连接装置、延伸杆、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三连接装置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延伸杆固定在第一连接装置的顶部,而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三连接装置固定在预制板主体的一侧,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稳定的固定,在固定的同时保证设备不会因为固定不牢固而损坏,解决了设备连接不稳地的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利用钢槽、固定钢管与连接槽的相互配合使用,使钢槽与固定钢管用于,与另一半预制板主体进行连接,使两个预制板合成一个预制板,而连接槽用于两个预制板能准确的连接。

2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利用预制板主体、t型板、第一挡板与螺栓的相互配合使用,使t型板固定在预制板主体的一侧,而螺栓用于固定t型板。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辅助单元和固定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板(3)的一侧与所述螺栓(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15)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装置(1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型板(3)的内壁与所述第二挡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槽(6)的一侧与所述预制板主体(1)的一侧贯穿连接,所述固定钢管(5)的外壁与所述预制板主体(1)的内壁贯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7)的一侧与所述预制板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卡块(8)的底部与所述限位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9)的底部与所述内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转运的pc预制叠合板,涉及混凝土楼板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单元、辅助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预制板主体、T型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辅助单元包括钢槽、固定钢管、连接槽、卡块、限位块、内管和螺栓,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延伸杆、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第三连接装置。本技术通过利用预制板主体、第一连接装置、延伸杆、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三连接装置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延伸杆固定在第一连接装置的顶部,而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三连接装置固定在预制板主体的一侧,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稳定的固定,在固定的同时保证设备不会因为固定不牢固而损坏,解决了设备连接不稳地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安征,刘军伟,程珂,卢俊鹏,郭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易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