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2977发布日期:2024-03-28 18:4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


背景技术:

1、根据砌体施工规范要求,墙长超过5m或门洞超过2.1m需要布设构造柱。构造柱在砌体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结合圈梁可以起到增强建筑物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作用。

2、构造柱的施工过程包括绑扎钢筋、砌筑墙体、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等。由于上层楼板先于构造柱浇筑,故构造柱施工时,绑扎钢筋通常采用后植筋的方法,钢筋两端连接下层楼板顶面和上层楼板下方的梁;然后在构造柱模板顶部的侧面留置开口,用于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对构造柱顶部与上层楼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

3、上述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4、(1)后植筋的工艺要求为:定位、打孔、清孔、配胶、植筋,其施工流程繁琐,且植筋胶质量及植筋施工质量极大影响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一次施工合格率远不及预埋钢筋的方法。

5、(2)构造柱支模时,只能在模板侧面开设浇筑口,浇筑混凝土后无法用震动棒进行振捣,只能通过拍打模板进行振捣,无法保证构造柱的密实度。

6、(3)构造柱拆模后,其顶部与上层楼板之间的距离过小,只能采用人工填缝的方法进行封堵,不仅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顶部混凝土的密实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以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包括:

3、可调模板,所述可调模板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其包括间隔设置的模板一和模板二;

4、夹具,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可调模板的外侧,与所述模板一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模板顶宽底窄,所述模板二与所述模板一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模板一远离所述夹具的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端高于所述模板一的底端,所述模板二的两端设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滑槽形状适配。

7、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呈c形,其开口端背离所述模板一。

8、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底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底部设有转动支撑部,所述转动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模板一。

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支撑部包括撑杆一和撑杆二,所述连接部、所述撑杆一、所述撑杆二和所述模板一依次转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模板一底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套滑动连接,通过锁紧件固定,所述撑杆二转动连接所述滑套的外壁。

11、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滑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锁紧件贯穿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条形通孔。

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1)于上层楼板顶部预留构造柱的顶部浇筑孔,不仅为预埋钢筋提供通道,代替后植筋方案,可保证施工完成的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14、(2)改变了构造柱浇筑孔的方向,使得震动棒可以伸入构造柱模板中进行振捣,保证构造柱的密实度;

15、(3)浇筑的构造柱顶连上层楼板,底接下层楼板,与楼板之间无缝隙需要封堵,避免了人工填缝效率低、填缝处密实度难保证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模板顶宽底窄,所述模板二与所述模板一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远离所述夹具的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端高于所述模板一的底端,所述模板二的两端设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滑槽形状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呈c形,其开口端背离所述模板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底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底部设有转动支撑部,所述转动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模板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部包括撑杆一和撑杆二,所述连接部、所述撑杆一、所述撑杆二和所述模板一依次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底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套滑动连接,通过锁紧件固定,所述撑杆二转动连接所述滑套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滑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锁紧件贯穿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条形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后浇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其包括可调模板,所述可调模板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其包括间隔设置的模板一和模板二;夹具,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可调模板的外侧,与所述模板一转动连接。利用本技术浇筑构造柱,于上层楼板顶部预留构造柱的浇筑孔,不仅为预埋钢筋提供通道,代替后植筋方案,可保证施工完成的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改变了构造柱浇筑孔的方向,使得震动棒可以伸入构造柱模板中进行振捣,保证构造柱的密实度;浇筑的构造柱顶连上层楼板,底接下层楼板,与楼板之间无缝隙需要封堵,避免了人工填缝效率低、填缝处密实度难保证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滕利剑,孟令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