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9291发布日期:2024-03-18 17:0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叠合板,尤其涉及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


背景技术:

1、水泥叠合板是一种由水泥和其他材料层层堆砌而成的建筑板材。它通常包括水泥、细石、砂子和添加剂等原材料。

2、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3115195u,公开了一种水泥复合叠合板,包括上板,咬合板,下板,找平板,龙骨筋,拉钉,加固筋,连接筋和固位筋,所述下板的上表面通过固位筋连接有找平板,在找平板的上表面咬合有咬合板,在咬合板的一表面连接有上板,在上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拉钉;所述下板的表面贯穿至上板的表面垂直设有龙骨筋,在龙骨筋的表面焊接有加固筋,在加固筋的一侧通过连接筋连接有固位筋。本实用新型咬合板,找平板和龙骨筋的设置,将硬性抗震结构联合纤维结构实现稳定抗震,对现有结构硬性抗震实现软性拓展,搭配地聚物水泥浇筑实现稳定的抗震效果,现有的技术中,在使用中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的叠合板组装效果,但存在的缺陷是:现有的叠合板无法快速组装叠合的功能,导致板体之间缺乏有效的组装方式,影响总体的组装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板体、安装槽和伸缩板,所述板体一侧设置有伸缩板,所述板体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伸缩板相适配。

3、使用本方案中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时,可以利用伸缩板插入在安装槽内部,配合螺钉实现定位,保证板体之间的横向定位,并且可以利用限位槽和限位键实现纵向的叠合组装效果。

4、优选的,所述板体上端一侧设置有呈方形阵列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安装槽。

5、优选的,所述伸缩板表面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定位条,通过外置螺栓可以穿过定位条和定位孔固定,使得伸缩板在与安装槽插接配合的时候可以调节两侧板体的安装间距。

6、优选的,所述板体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的设置可以方便吊装机对板体进行吊装,方便有位置进行钢索的固定。

7、优选的,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钢筋,钢筋的设计可以增加板体的刚度,不容易发生断裂。

8、优选的,所述板体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键,所述板体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键相适配,利用限位键和限位槽的配合可以使得板体之间进行叠合,叠合之后不容易受到水平作用力而分开,实现了便于组装的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0、1、本装置可以利用伸缩板配合安装槽实现板体的横向组装拼接效果;

11、2、本装置可以利用限位键和限位槽实现板体的上下组装效果。



技术特征:

1.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板体(1)、安装槽(3)和伸缩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一侧设置有伸缩板(7),所述板体(1)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与所述伸缩板(7)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上端一侧设置有呈方形阵列分布的定位孔(4),所述定位孔(4)贯穿所述安装槽(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7)表面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定位条(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部设置有连接杆(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内部设置有钢筋(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键(10),所述板体(1)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与所述限位键(10)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板体、安装槽和伸缩板,所述板体一侧设置有伸缩板,所述板体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伸缩板相适配。本技术通过可以伸缩的伸缩板配合安装槽实现板体之间的连接效果,并且多块板体可以利用限位槽和限位键实现板体之间的组装效果,上下左右均可以方便组装,解决了现有的叠合板无法快速组装叠合的功能,导致板体之间缺乏有效的组装方式,影响总体的组装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壮,孙刚明,杨庆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晟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