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滑板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8486发布日期:2024-03-12 19:2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滑板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隔震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滑板支座。


背景技术:

1、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减隔震技术是通过减小结构动力响应以减小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

2、现有减隔震技术中应用的减隔震产品主要为普通橡胶隔震支座、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或高阻尼橡胶支座等,而现有隔震支座在水平方向进行阻尼耗能时,由于采用的是单个整体阻尼橡胶进行缓冲,受到震动作用时,阻尼橡胶共振风险大,损耗也较大,其使用寿命和隔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滑板支座,旨在解决现有隔震支座用于在水平方向进行耗能的阻尼橡胶受到震动作用时共振风险大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包括底座,底座内开设有圆形腔,圆形腔内从外到里依次设置有多个橡胶圈,多个橡胶圈的硬度从外到里依次递减,圆形腔内还设置有位于最内侧橡胶圈内的圆形滑板,圆形滑板顶部设置有伸出底座顶部的隔震组件,底座顶部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的内径大于隔震组件的外径,且活动口的内径小于圆形滑板的外径。

3、可选地,最内侧橡胶圈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活动孔,活动孔内均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另一端伸出活动孔并抵触圆形滑板外壁。

4、可选地,圆形滑板外壁开设有多个限位孔,缓冲弹簧末端伸入限位孔内。

5、可选地,多个缓冲弹簧绕圆形滑板中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

6、可选地,隔震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连接板、上封板、橡胶体和下封板,下封板连接于圆形滑板顶部,连接板与圆形滑板之间连接有橡胶保护套,上封板、橡胶体和下封板均贴合于橡胶保护套内壁。

7、可选地,橡胶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从上到下布置的钢板。

8、可选地,橡胶体内中部设置有第一阻尼弹性柱,第一阻尼弹性柱贯穿多个钢板。

9、可选地,橡胶体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阻尼弹性柱,多个第二阻尼弹性柱均贯穿多个钢板,且多个第二阻尼弹性柱绕第一阻尼弹性柱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

10、可选地,连接板和底座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栓。

11、本申请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申请中的隔震组件用于消耗竖向振动动能,同时通过多个橡胶圈来实现在水平方向的阻尼耗能,由于多个橡胶圈的硬度从外到里依次递减,从而形成硬度差,则多个橡胶圈受压时的震动频率不一致,大大降低了共振风险,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最内侧橡胶圈硬度最小,拉伸性能最好,可承受弹性形变量最大,从而可大幅承受水平剪切力,而越外侧的橡胶圈硬度越高,可对内侧的橡胶圈提供较好的回弹支撑力,从而还进一步提高了隔震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圆形腔,所述圆形腔内从外到里依次设置有多个橡胶圈,多个所述橡胶圈的硬度从外到里依次递减,所述圆形腔内还设置有位于最内侧所述橡胶圈内的圆形滑板,所述圆形滑板顶部设置有伸出所述底座顶部的隔震组件,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的内径大于所述隔震组件的外径,且所述活动口的内径小于所述圆形滑板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最内侧所述橡胶圈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均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伸出所述活动孔并抵触所述圆形滑板外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滑板外壁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缓冲弹簧末端伸入所述限位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缓冲弹簧绕所述圆形滑板中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连接板、上封板、橡胶体和下封板,所述下封板连接于所述圆形滑板顶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圆形滑板之间连接有橡胶保护套,所述上封板、所述橡胶体和所述下封板均贴合于所述橡胶保护套内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从上到下布置的钢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内中部设置有第一阻尼弹性柱,所述第一阻尼弹性柱贯穿多个所述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阻尼弹性柱,多个所述第二阻尼弹性柱均贯穿多个所述钢板,且多个所述第二阻尼弹性柱绕所述第一阻尼弹性柱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底座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栓。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弹性滑板支座,包括底座,底座内开设有圆形腔,圆形腔内从外到里依次设置有多个橡胶圈,多个橡胶圈的硬度从外到里依次递减,圆形腔内还设置有位于最内侧橡胶圈内的圆形滑板,圆形滑板顶部设置有伸出底座顶部的隔震组件,底座顶部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的内径大于隔震组件的外径,且活动口的内径小于圆形滑板的外径,本申请具有降低了共振风险、提高了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冷金达,肖华宁,陈相汝,李方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革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