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3611发布日期:2024-03-13 20:4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块化的建筑方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将建筑的墙体以及封盖等结构制造为整体式结构,从而能够在建造阶段通过将对应的多个墙体进行连接便能够快速形成所需尺寸和空间的建筑体。现有的模块化建筑外墙之间均是通过砂浆粘接在一起,因此在更换其中某一块外墙时需要进行破坏性拆除,这就导致了会出现较多的外墙损耗,使用成本较低,使用存在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外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包括模块化外墙,所述模块化外墙的背面固定有固定框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侧面的两端均安装有锁紧螺帽,所述第二连接板侧面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柱。

4、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柱贯穿通槽并与锁紧螺帽通过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模块化外墙背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插入滑槽的内部并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座。

6、优选的,所述螺纹柱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滑块与滑槽为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两侧活动座上。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块化建筑外墙的内部设置调节机构对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调节,在两块模块化建筑外墙安装时,使一个第二连接板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板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在批量使用时方便更换中间任意一块模块化建筑外墙,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包括模块化外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外墙(1)的背面固定有固定框(2)和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4)侧面的两端均安装有锁紧螺帽(5),所述第二连接板(6)侧面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柱(7)贯穿通槽并与锁紧螺帽(5)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在模块化外墙(1)背面的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2),所述固定架(31)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杆(33),所述调节杆(33)插入滑槽(32)的内部并连接有螺纹柱(34),所述螺纹柱(34)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5),所述螺纹套(35)上固定有滑块(36),所述滑块(3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杆(37),两个所述连杆(37)远离滑块(3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座(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4)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滑块(36)与滑槽(32)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6)分别固定在两侧活动座(38)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包括模块化外墙,所述模块化外墙的背面固定有固定框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侧面的两端均安装有锁紧螺帽,所述第二连接板侧面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模块化建筑外墙的内部设置调节机构对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调节,在两块模块化建筑外墙安装时,使一个第二连接板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板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在批量使用时方便更换中间任意一块模块化建筑外墙,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房铁军,赵庆明,宁方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土地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