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6329发布日期:2024-02-22 20:5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江及跨海桥梁不断投资兴建。水中施工平台在桥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桥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之一。水中施工平台为桥梁建设提供一个平稳、稳固的工作面,使施工人员能够在水中进行各种施工活动,它可以作为支撑和承载施工材料、设备和人员的基础,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桩基钻孔平台作为水中施工平台的一种,其采用单墩独立式施工平台,施工人员往返施工区域和住宿区需要乘坐交通船。由于水中施工平台顶面与交通船舶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因此必须设置爬梯以便施工人员上下施工平台,水中施工平台贯通后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部分爬梯作为相关人员从水中到达施工平台顶面的通道。

2、以往设置的爬梯只是在水中平台的侧面用型钢进行简单焊接,存在诸多问题,当人员上下施工平台时,受大潮差影响,设置在施工平台边上的固定式通道,部分会被海水漫过,造成登船处的平台位于水下,从而给施工人员上下平台带来不便。具体而言,现有固定式水中施工平台在人员上下通道时存在以下缺点:(1)在潮差变化大的深水海域实用性差,随潮水的涨落无法为平台人员的上下提供一个始终位于水面上方的登录点;(2)若施工平台采用固定式人员上下通道,在潮水漫过固定登录点位标高时,施工人员将距离交通船较远,跳跃上下十分地危险。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用于上下水中施工平台的非固定式通道,如申请号为20222299375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涉水施工上下船平台结构及码头上下船平台结构,虽然目前出现的这些可上下移动的通道可以满足人员在船与施工平台之间进行安全上下及施工作业,但是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这些上下通道的搭建需要消耗大量材料、人工及时间,同时水面焊接作业较多,带来大量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超水深、大潮差条件下的水中施工平台,无法为人员在施工平台与船之间的上下提供一个始终位于水面上的登陆点,且存在上下通道结构复杂,搭建难度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包括设置在水中施工平台侧边的梯道,以及随潮差沿所述梯道的竖直方向上下自由移动的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与所述梯道之间通过限位装置活动连接。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供人员由船只上下水中施工平台的梯道旁设置浮动平台,并将该浮动平台设置为不受潮差影响,能够始终浮于水面的梯道登陆点,由于浮动平台与梯道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通过该限位装置可实现浮动平台随潮差沿梯道的竖直方向上下自由移动,从而为人员在施工平台与船之间的上下提供了一个始终位于水面上的登陆点。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搭建,投入低,且安全可靠。

5、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沿所述梯道竖向设置的限位轨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浮动平台上与所述限位轨道相适配的限位板。

6、作为优选,所述梯道包括沿竖直方向分节段拼装的梯笼,所述梯笼包括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斜梯,以及设置在所述斜梯周围的防护网。

7、本实用新型的梯道采用沿竖直方向分节段拼装的梯笼而成,存在以下优势:(1)采用分节段拼装的梯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可适应不同高度和形状的梯道需求;(2)相比于传统的一体式梯笼,分节段拼装的梯笼可以更快速地安装。每个梯笼段都是独立的单元,可以独立进行制造和运输,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这种快速安装的优势可以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3)分节段拼装的梯笼可以根据实际高度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4)梯笼的分节段拼装结构可以提供更稳定和可靠的支撑。每个梯笼段都经过严格的制造和质量控制,确保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且梯笼周围设置有防护网,可防止人员上下斜梯时掉落;(5)由于分节段拼装的梯笼是可拆卸的,可以随时进行拆除和移动。这使得梯道可以在不同的施工区域之间进行快速调整和重复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8、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轨道设置在所述梯笼的侧边上,所述限位轨道长度大于潮差变化范围。

9、限位轨道的长度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水域情况进行确定,结合水域以往的潮差变化范围进行制作。

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轨道包括与所述梯笼侧边相连接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垂直相接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远离所述梯笼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以及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

11、作为优选,所述梯道中的至少一个梯笼的侧面设置有便于人员从所述浮动平台进入所述梯道的外伸平台。

12、作为优选,所述外伸平台在远离所述梯笼以及所述浮动平台的侧面上设置有护栏。

13、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动平台上用于供人员在所述浮动平台与所述外伸平台之间往来的简易梯。

14、为了方便更多人员在浮动平台与斜梯之间的上下往来,在浮动平台上还设置有一个简易梯,减少人员拥堵问题的发生。

15、作为优选,所述浮动平台包括平台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台面板下侧为所述浮动平台提供浮力的浮体。

16、作为优选,所述浮动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面板上的围栏。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中的浮动平台可根据潮差情况沿预定轨道自由上下移动,不会因潮差变化而被水漫过,为人员在施工平台与船之间的上下提供了一个始终位于水面上的登陆点,可为超深水海域桥梁基础施工人员上下施工平台提供有利条件;

19、(2)本实用新型由于浮动平台可根据潮差情况沿预定轨道自由上下移动,当潮差发生变化时,浮动平台始终位于潮水之上,浮动平台与船之间的高度差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可进一步减少施工人员在浮动平台与船之间跳跃上下的安全隐患;

20、(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搭建难度小,性能可靠,制作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中施工平台侧边的梯道(1),以及随潮差沿所述梯道(1)的竖直方向上下自由移动的浮动平台(2),所述浮动平台(2)与所述梯道(1)之间通过限位装置(3)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沿所述梯道(1)竖向设置的限位轨道(31),以及设置在所述浮动平台(2)上与所述限位轨道(31)相适配的限位板(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道(1)包括沿竖直方向分节段拼装的梯笼(11),所述梯笼(11)包括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斜梯(111),以及设置在所述斜梯(111)周围的防护网(1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轨道(31)设置在所述梯笼(11)的侧边上,所述限位轨道(31)长度大于潮差变化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轨道(31)包括与所述梯笼(11)侧边相连接的固定部(311),与所述固定部(311)垂直相接的连接部(31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12)上远离所述梯笼(11)的限位块(313),所述限位板(32)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312)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7),以及与所述限位块(313)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8)。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道(1)中的至少一个梯笼(11)的侧面设置有便于人员从所述浮动平台(2)进入所述梯道(1)的外伸平台(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平台(4)在远离所述梯笼(11)以及所述浮动平台(2)的侧面上设置有护栏(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动平台(2)上用于供人员在所述浮动平台(2)与所述外伸平台(4)之间往来的简易梯(6)。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2)包括平台面板(21),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台面板(21)下侧为所述浮动平台(2)提供浮力的浮体(2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面板(21)上的围栏(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中施工平台的上下通道,包括设置在水中施工平台侧边的梯道,以及随潮差沿所述梯道的竖直方向上下自由移动的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与所述梯道之间通过限位装置活动连接。本技术中的浮动平台可根据潮差情况沿预定轨道自由上下移动,不会因潮差变化而被水漫过,为人员在施工平台与船之间的上下提供了一个始终位于水面上的登陆点,可为超深水海域桥梁基础施工人员上下施工平台提供有利条件,整体结构简单,搭建难度小,性能可靠,制作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唐左平,陈智城,柯伟鹏,邵寿华,索超,陈泽来,张朋朋,王康,刘灿,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