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9722发布日期:2024-03-28 18:4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屋顶连接,尤其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近些年,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为招揽游客,景区纷纷翻修、兴建古建筑或木结构、木石结构的仿古建筑。

2、而仿古建筑容易因结构不合理、虫害、腐蚀等而引发安全事故隐患,在建筑时设计人员通常会使用榫卯结构以高度还原古代建筑,但是因仿古建筑屋顶较大较重,若尺寸不够精确还需要人工捶打,费时费力,建筑效率差。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文件提出了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不合理、虫害、腐蚀,因仿古建筑屋顶较大较重,若尺寸不够精确还需要人工捶打,费时费力,建筑效率差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包括四个立柱、两个横梁和两个连接柱,两个所述横梁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柱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柱和两个横梁呈“口”字型设置,所述立柱的顶部均设有“凸”型的凹槽,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凹部,所述凹部分别位于凹槽内,所述凹部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斜梁,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梁之间均固定连接;

4、所述立柱的表面均涂刷有油漆;

5、两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横梁和立柱之间,两组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横梁的两端,所述连接组件用于横梁的固定。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杆和两个“n”型的压板,两个所述压板均位于横梁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压板分别设置在凹部的两侧,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插杆插接在通孔内,所述插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压板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固定板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伞齿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所述螺杆均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压板的内部均设有防滑垫。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螺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梁连接处为圆弧角。

1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凹槽的设置,横梁两端的凹部位于凹槽内,连接柱的一端也位于凹槽内,两个横梁和两个连接柱固定呈“口”字设置,能够提高屋顶的稳定性,受力点分散,连接较为简单;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组连接组件的设置,当安装横梁时,首先将立柱的一侧钻取一个通孔,通孔内插入插杆,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插杆的两端,然后转动把手带动链轮转动,其中一个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另一个链轮转动,两个链轮向同一方向转动,链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与压板螺纹连接,便于带动两个压板向下移动,能够将横梁固定在立柱内,比较省力,提高建筑效率;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块的设置,限位块设置在螺杆的顶部,能够有效的防止螺杆滑出压板外,较为安全。

15、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横梁和两个连接柱固定呈“口”字设置,能够提高屋顶的稳定性,受力点分散,螺杆与压板螺纹连接,便于带动两个压板向下移动,能够将横梁固定在立柱内,限位块能够有效的防止螺杆滑出压板外,较为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立柱(1)、两个横梁(2)和两个连接柱(3),两个所述横梁(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柱(1)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柱(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柱(1)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柱(3)和两个横梁(2)呈“口”字型设置,所述立柱(1)的顶部均设有“凸”型的凹槽(5),所述横梁(2)的两端均设有凹部(6),所述凹部(6)分别位于凹槽(5)内,所述凹部(6)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斜梁(4),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梁(4)之间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杆(10)和两个“n”型的压板(7),两个所述压板(7)均位于横梁(2)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压板(7)分别设置在凹部(6)的两侧,所述立柱(1)的一侧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插杆(10)插接在通孔内,所述插杆(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压板(7)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穿过固定板(8)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11),所述固定板(8)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的圆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伞齿轮(12),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伞齿轮(11)和第二伞齿轮(12)啮合,所述转动杆(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链轮(14),两个所述链轮(14)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15),所述螺杆(9)均与固定板(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的内部均设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梁(4)连接处为圆弧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屋顶连接领域,尤其是一种仿古建筑屋顶连接结构,针对现有的结构不合理、虫害、腐蚀,因仿古建筑屋顶较大较重,若尺寸不够精确还需要人工捶打,费时费力,建筑效率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四个立柱、两个横梁和两个连接柱,两个所述横梁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柱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柱和两个横梁呈“口”字型设置,所述立柱的顶部均设有“凸”型的凹槽,本技术中,两个横梁和两个连接柱固定呈“口”字设置,能够提高屋顶的稳定性,受力点分散,螺杆与压板螺纹连接,便于带动两个压板向下移动,能够将横梁固定在立柱内,限位块能够有效的防止螺杆滑出压板外,较为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贾春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聚和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