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9702发布日期:2024-03-22 10:2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张拉杆,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铁路及研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轨枕的年产量大幅提高,在生产工艺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新建铁路和既有的维护又需要不同的轨枕同时生产;由于不同型号轨枕的规格和生产工艺上存在区别、轨枕生产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轨枕生产线和新建生产线均需兼顾生产多种型号的产品,传统粗放式单一型的半自动化轨枕生产线已无法适应轨枕的发展和现在市场的需求。

2、现有生产轨枕的轨枕模具通常为分体制作,即分别制作轨枕箱体和端部张拉杆箱体,制作完成后再安装张拉杆,此种制作方式,容易使轨枕箱体和两端张拉杆箱的张拉杆穿装孔无法对齐,导致后期张拉杆无法安装,并且,若现场切割或改动张拉杆穿装孔,容易破坏箱体使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采用制作一体成型模具,预留与支撑板上的钢筋连接孔同轴的张拉杆穿装孔,能够使张拉杆安装顺利,提高了产品质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底架,其结构特征是,底架上横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底撑杆,每个底撑杆上均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支撑有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模板、顶部插装有底模板,两个位于端部的支撑板、两个侧模板和底模板围成轨枕模具的箱体;底架上还设置有位于箱体两端的支撑架,每个支撑架上均设置有模具成型后能够拆卸的转轴,每个转轴上套装有两端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且顶部连接在底模板上的端梁,转轴与支撑板上的钢筋连接孔同轴设置。

3、采用上述结构后,首先,在底架的长度方向上安装多个间隔设置的底撑杆,将支撑板固定在底撑杆上,将夹持机构分别安装在每个底撑杆的两端,同时,将支撑架安装在底架的两端,即底架的宽度方向;然后,将侧模板卡在支撑板的两侧,夹持机构对相对应的侧模板进行定位,将底模板卡在支撑板的上部且两侧连接在侧模板上,夹持机构对底模板进行定位;最后,将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端梁套设在转轴上,使转轴与支撑板上的钢筋连接孔同轴,确保后期张拉杆顺利安装。本实用新型采用制作一体成型模具,预留与支撑板上的钢筋连接孔同轴的张拉杆穿装孔,能够使张拉杆安装顺利,提高了产品质量。

4、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横设在底架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板,两个所述端模板的顶面上分别开设有截面为半圆状的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内。

5、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抵在靠近箱体的端模板上的挡环,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能够锁紧端梁的轴套。

6、优选的,所述转轴设为锥状结构,所述转轴靠近挡环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挡环一端的直径。

7、优选的,每个所述底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侧模板和底模板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底撑杆两端的立柱,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连接在另一个立柱上。

8、优选的,所述底架两侧还设置有能够调节底撑杆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架两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上均设置有能够竖直移动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上端连接在对应的底撑杆上

9、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支撑板的设置,用于对底模板和侧模板进行支撑;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能够对侧模板和底模板进行定位;通过设置套设在转轴上、且两端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且顶部连接在底模板上的端梁,模具成型后,能够将转轴抽出,以方便后期张拉杆的穿装。采用制作一体成型模具,预留与支撑板上的钢筋连接孔同轴的张拉杆穿装孔,能够使张拉杆安装顺利,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横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底撑杆(2),每个所述底撑杆(2)上均安装有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的两侧支撑有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模板(302)、顶部插装有底模板(303),两个位于端部的所述支撑板(301)、两个侧模板(302)和底模板(303)围成轨枕模具的箱体;所述底架(1)上还设置有位于箱体两端的支撑架(4),每个所述支撑架(4)上均设置有模具成型后能够拆卸的转轴(5),每个所述转轴(5)上套装有两端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且顶部连接在底模板(303)上的端梁(6),所述转轴(5)与支撑板(301)上的钢筋连接孔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包括横设在底架(1)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板,两个所述端模板的顶面上分别开设有截面为半圆状的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同轴设置,所述转轴(5)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一端设置有抵在靠近箱体的端模板上的挡环(501),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能够锁紧端梁(6)的轴套(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设为锥状结构,所述转轴(5)靠近挡环(501)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挡环(501)一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撑杆(2)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侧模板(302)和底模板(303)的夹持机构(7),所述夹持机构(7)包括垂直设置在底撑杆(2)两端的立柱(701),其中一个所述立柱(7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杆(703),所述限位杆(703)的端部连接在另一个立柱(7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两侧还设置有能够调节底撑杆(2)位置的调节机构(8),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设置在底架(1)两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座(801),每个所述安装座(801)上均设置有能够竖直移动的紧固件(802),所述紧固件(802)的上端连接在对应的底撑杆(2)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轨枕模具用张拉杆定位承重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横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底撑杆,每个所述底撑杆上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支撑有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模板、顶部插装有底模板,两个位于端部的所述支撑板、两个侧模板和底模板围成轨枕模具的箱体;所述底架上还设置有位于箱体两端的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上均设置有模具成型后能够拆卸的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套装有两端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且顶部连接在底模板上的端梁,所述转轴与支撑板上的钢筋连接孔同轴设置。通过设置支撑架等结构,采用制作一体成型模具,预留与支撑板上的钢筋连接孔同轴的张拉杆穿装孔,能够使张拉杆安装顺利,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瑞,王春峰,陈乾坤,岳春雨,迟建伟,陈刚,陈立栋,张振东,魏永政,侯天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高速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