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5819发布日期:2024-04-01 13:54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栏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道路围栏,具体涉及一种围栏。


背景技术:

1、在公路、铁路沿线、机场和建筑工地等噪声源周围需要设置隔音装置,以阻断噪声向外传播,达到隔绝噪声的效果,以降低对外部的的噪声污染,但目前还不存在一种较好的交通隔音装置;同时,交通工具在夜间工作时为了安全需要打开探照灯,但由于交通工具探照灯的光线的集中性和强度较高,导致光线穿过交通道路照射到居民区中,影响居民休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栏,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围栏,包括,

3、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

4、栏板,若干所述栏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栏板包括倾斜板,所述第一方向和倾斜板之间的夹角为α;以及

5、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位于所述栏板的一侧;

6、其中,夹角α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中,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两相邻倾斜板之间存在遮光部分。

7、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α满足:30°≤α≤60°。

8、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杆为一组,每组中的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栏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支撑杆。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板长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栏板还包括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所述第一遮光板和所述第二遮光板连接所述倾斜板,所述第一遮光板和所述第二遮光板均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遮光板和所述第二遮光板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11、沿着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遮光板和所述第二遮光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支撑杆。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遮光板和所述第二遮光板朝向底座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与第一方向平行;

14、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遮光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支撑板;

15、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遮光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支撑板。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栏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聚合物涂层。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音板覆设于所述第二遮光板,所述吸音板的板面与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的板面平行;

19、所述吸音板的板面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所述吸音板覆盖相邻两所述栏板之间的间隙;

20、所述吸音板和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同侧。

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围栏,为构建本申请的围栏,本申请设置支撑杆、栏板和吸音板,为达到良好的遮光效果,避免夜晚公路上的光线射入到居民区,本申请中在栏板中设置倾斜板,以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倾斜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然后沿着第一方向平行设置若干栏板,在设计时,夹角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中,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以第二方向为光源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两端所述栏板之间的区域完全遮光,以避免夜晚公路上的光线射入到居民区;同时,为实现隔音效果,本申请还设置吸音板,吸音板位于倾斜板的一侧,并且吸音板与第二方向垂直,覆盖相邻两栏板之间的间隙,使得噪声从与吸音板相对的一侧进来后经过两栏板的间隙后被吸音板吸收,以达到隔音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围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夹角α满足:30°≤α≤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围栏,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围栏,属于道路围栏技术领域。交通工具在夜晚行进时其噪声和探照灯的光线容易影响居民休息,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围栏,包括支撑杆、栏板和吸音板,栏板设置于支撑杆;支撑杆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若干栏板,栏板包括倾斜板,第一方向和倾斜板之间的夹角为α,30°≤α≤60°;夹角α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中,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以第二方向为光源方向,沿第一方向,两端栏板之间的区域完全遮光;吸音板位于栏板的一侧,吸音板覆盖相邻两栏板之间的间隙。本申请可有效隔绝交通工具的噪声和探照灯的光线,减少对居民休息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陈垦,李伟,杨洋,王俊,谭屈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