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模台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0523发布日期:2024-05-10 23:59阅读:6来源:国知局
底模台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模台车系统。


背景技术:

1、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体积大、自重大,预制后需在构件与地面之间安放移动装置,进行构件平移。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的底模结构在满足构件预制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构件预制完成后的移运。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移运一般采用在构件底部预留沟槽内安放气囊或台车,顶升构件拆除支撑后,进行移运。现有技术中的底模台车自身结构笨重,拆卸搬运不便,且整体高度统一,在浇筑混凝土构件时无预留空间且无法灵活适应不同规格的梁体浇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底模台车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模台车系统在滑轨上设置了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之间可以相互拼接组合,提高了底模台车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同时在拼接时,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组合后形成预留空间,预留空间便于待浇筑梁体的支座的预埋,降低了重量和钢材用量。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模台车系统包括滑轨、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底模台车构造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一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底模台车连接或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连接以组合成底模台车设备;其中,至少部分第二底模台车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底模台车的高度,以在组合成底模台车设备时使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的顶部形成预留空间。

3、根据本实用新型底模台车系统在滑轨上可移动地设置了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在滑轨上可选择地连接,这里的可选择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之间的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所需自由选择,例如,当所需要浇筑的梁体比较短时,可以使用两个第二底模台车拼接形成底模台车设备;当所需要浇筑的梁体比较长时,可以使用两个第二底模台车分别拼接于一个第一底模台车的两端形成底模台车设备,其他的拼接方式也是可以的,具体的选用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可选择性连接的方式使整个底模台车系统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梁体浇筑。此外,至少部分第二底模台车的高度低于第一底模台车的高度,当第一底模台车的两端分别拼接一个第二底模台车后,第二底模台车的顶部可以形成预留空间,在梁体浇筑时,预留空间的设置能便于梁体两端支座的预埋,同时还可以降低底模台车系统的重量,减少钢材用量。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在滑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包括:第一分体部和第二分体部,所述第一分体部与所述第二分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分体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分体部的高度,且一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的所述第一分体部可选择的与所述第一底模台车连接或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的第一分体部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底模台车上形成有与所述滑轨延伸方向正交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底模台车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配合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底模台车系统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组合,或者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的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将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组合。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底模台车系统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滑轨上且适于在所述第一底模台车与所述第二底模台车配合后限制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相对所述滑轨移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底板、限位主体和第一调节部,所述底板与滑轨连接固定或所述底板固定于地面;所述限位主体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限位主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配合的定位部;所述第一调节部穿过所述限位主体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部适于调节固定所述限位主体的位置以便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定位配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部构造为限位锁定杆,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上设置有台车锁定杆,所述限位锁定杆适于与所述台车锁定杆止抵以限制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相对所述滑轨的移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底模台车系统还包括活动底模,所述活动底模可选择地设置于所述预留空间内且适于与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的顶部连接,所述活动底模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分体部和第二分体部的高度差值。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底模包括: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沿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支腿部和第二支腿部,所述第一支腿部和所述第二支腿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顶板的两端,所述第一支腿部和所述第二支腿部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底模还包括:第一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腿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腿部连接;第二加强梁,所述第二加强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梁与所述连接顶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梁适于将所述第一加强梁与所述连接顶板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底模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二调节部适于调节所述活动底模的高度。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底模台车、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和所述活动底模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底模台车系统还包括吊装件,所述吊装件构造为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吊装件适于搬运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吊装件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选择地相互配合以便于所述吊装件的搬运。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吊装件包括:连接横梁;第一吊耳,所述第一吊耳构造为两个且设置于所述连接横梁底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耳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设置于所述连接横梁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吊耳之间。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个所述第一底模台车与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组装成所述底模台车设备,且所述第一底模台车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之间;或者,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组装成所述底模台车设备。

1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上形成有与所述滑轨(11)延伸方向正交的第一连接板(121);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配合的第二连接板(131);所述底模台车系统(1)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31)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和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组合,或者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的第二连接板(131)固定连接以将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14),所述限位件(14)设置于滑轨(11)上且适于在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与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配合后限制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相对所述滑轨(11)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4)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构造为限位锁定杆(144),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上设置有台车锁定杆(151),所述限位锁定杆(144)适于与所述台车锁定杆(151)止抵以限制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相对所述滑轨(11)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底模(16),所述活动底模(16)可选择地设置于所述预留空间内且适于与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的顶部连接,所述活动底模(16)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分体部(132)和第二分体部(133)的高度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模(16)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模(16)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模(16)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部(161),所述第二调节部(161)适于调节所述活动底模(16)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和所述活动底模(16)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装件(17),所述吊装件(17)适于搬运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吊装件(17)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和/或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52),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52)可选择地相互配合以便于所述吊装件(17)的搬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件(17)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底模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与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组装成所述底模台车设备,且所述第一底模台车(12)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之间;或者,两个所述第二底模台车(13)组装成所述底模台车设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模台车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底模台车系统包括滑轨,第一底模台车和至少两个第二底模台车可移动地设置于滑轨上,一个第二底模台车可选择地与第一底模台车连接或与另一个第二底模台车连接,至少部分第二底模台车的高度低于第一底模台车的高度以在组合成底模台车设备时使第二底模台车的顶部形成预留空间。根据本技术的底模台车系统在滑轨上设置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之间可以相互拼接组合,提高了底模台车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同时在拼接时,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组合后形成预留空间,预留空间便于待浇筑梁体的支座的预埋,降低了重量和钢材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赛举,于海岳,郭峰,刘文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