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7829发布日期:2024-04-30 17:3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栏杆生成,具体是一种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


背景技术:

1、栏杆属于一种保护设施,常常安装在山边、水边等危险的位置,对于公园、旅游景区等场所,通过对经济性、美观性、稳定性以及便于维护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上述处于户外环境且人流量较多的场所,常常采取混凝土制成的栏杆,通过在厂房内制作完成后再运输过去,能够减少对公园、景区的环境污染,也方便安装。

2、其中,立柱作为栏杆中最多的组件,需要大批量的生产,立柱的生产包括模具以及钢筋骨架,先将钢筋固定在模具内部,然后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将模具从立柱上剥离即可。

3、现有的立柱模具包括两个成型模腔,两个模腔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而随着立柱的长度增加,所需要的紧固件也会变多,在合模以及开模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紧固或者断开两个模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包括第一成型腔、第二成型腔、底座以及端盖,所述底座设置在第一成型腔的下端,所述第一成型腔、第二成型腔以及底座合围成仅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端盖用于封闭空腔的上端开口,还包括护罩,所述护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位凸起,所述第一成型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卡位凸起相配合的卡位凹槽,所述第二成型腔位于护罩与第一成型腔之间。

3、优选的,所述第二成型腔的外表面设置有导轨,所述护罩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导向槽。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成型腔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

5、优选的,所述第一成型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板,所述护罩内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密封板相配合的放置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一成型腔以及护罩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加强板。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该种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能够通过护罩上的卡位凸起以及第一成型腔上的卡位凹槽实现对第二成型腔的限位,使得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能够快速拼合在一起,拼合时不需要使用紧固件,提高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的拼合效率,同时拆卸立柱时,将护罩从第一成型腔上向上滑出即可,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的合模和开模相较于传统的多个紧固件固定方式,能够大大节约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成型腔(1)、第二成型腔(2)、底座(3)以及端盖(4),所述底座(3)设置在第一成型腔(1)的下端,所述第一成型腔(1)、第二成型腔(2)以及底座(3)合围成仅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端盖(4)用于封闭空腔的上端开口,还包括护罩(5),所述护罩(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位凸起(6),所述第一成型腔(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卡位凸起(6)相配合的卡位凹槽(7),所述第二成型腔(2)位于护罩(5)与第一成型腔(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成型腔(2)的外表面设置有导轨(8),所述护罩(5)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导轨(8)相配合的导向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10),所述第二成型腔(2)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定位凸起(10)相配合的定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成型腔(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板(11),所述护罩(5)内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密封板(11)相配合的放置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成型腔(1)以及护罩(5)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加强板(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涉及栏杆生成技术领域,该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包括第一成型腔、第二成型腔、底座、端盖、护罩、卡位凸起,第一成型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卡位凸起相配合的卡位凹槽,第二成型腔位于护罩与第一成型腔之间,该种栏杆立柱浇筑用模具,能够通过护罩上的卡位凸起以及第一成型腔上的卡位凹槽实现对第二成型腔的限位,使得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能够快速拼合在一起,拼合时不需要使用紧固件,提高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的拼合效率,同时拆卸立柱时,将护罩从第一成型腔上向上滑出即可,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的合模和开模相较于传统的多个紧固件固定方式,能够大大节约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志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