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28109发布日期:2024-05-11 00:07阅读:8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还及建筑施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方法。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当建筑物外立面从底到顶处于同一平面的情况下,将面临外架形式的选择问题。现有外架形式选择有两种,第一种是选择从底板搭到24米高度,以上部分悬挑的形式,但此技术会导致地下室肥槽回填后,基坑安全风险增大。第二种是选择从首层悬挑,如果地上建筑高度超过24米,通常需要再增加一次悬挑,此技术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安全性降低。

2、外架悬挑体系使用卸荷钢丝绳受到层高影响较大,项目层高越高,所使用的卸荷钢丝绳直径越大,施工难度也越大,且悬挑架体卸荷钢丝绳影响外墙腻子涂料以及铝合金窗安装等工序施工,悬挑的工字钢对于室内施工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方法,本发明同时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装置,该方法和装置简单实用,可实施性强,不仅节约材料,提升安全性,还减小了对室内施工的影响,缩短工期。

2、本发明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s1:根据楼板厚度、楼板边梁尺寸、冠梁尺寸配筋;

5、s2:判断所述楼板、楼板边梁、冠梁强度和刚度;

6、s3:如果楼板强度强、冠梁强度弱,选择楼板侧工字梁采用1.25倍悬挑长度;如果楼板与冠梁的强度相当,选择楼板侧工字钢采用双u型箍固定,即半固定半铰支座,具体根据锚固长度进行分配;如果楼板强度弱冠梁强度强时,选择楼板侧工字梁采用单根u型箍固定;

7、s4:搭设脚手架。

8、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包括搭设主体;所述的搭设主体包括楼板和冠梁;所述的楼板和冠梁之间搭设四条支撑梁;四条所述的支撑梁上设置有脚手架。

9、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所述的楼板设置有固定所述支撑梁的u型箍;四条所述的支撑梁与所述冠梁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连接装置。

10、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四条所述的支撑梁上分别设置有四条用于支撑的斜撑;所述的斜撑一端支撑所述支撑梁的水平部分,另一端支撑所述支撑梁的垂直部分。

11、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四条所述的支撑梁上分别设置有两条用于支撑脚手架的联梁;两条所述的联梁上设置有防止脚手架发生滑移的钢筋头。

12、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所述的活动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冠梁上的钢板、设置在所述冠梁和支撑梁之间用于支撑的螺杆。

13、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所述的螺杆上设置有可调螺母和钢方通;所述的钢方通设置在螺杆顶端;所述的螺杆一端支撑所述的支撑梁,另一端支撑所述的冠梁。

14、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四条所述的支撑梁梁端锚固长度为悬挑长度的1.25倍;四条所述的支撑梁分别用三道u型箍固定;四条所述的支撑梁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冠梁连接。

15、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四条所述的支撑梁梁端锚固长度为悬挑长度的0.25~0.5倍;四条所述的支撑梁分别用二道u型箍固定;四条所述的支撑梁一端用铰支座固定,另一端与冠梁连接。

16、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四条所述的支撑梁梁端锚固长度为悬挑长度的0.25倍;四条所述的支撑梁分别用一道u型箍固定;四条所述的支撑梁一端用铰支座固定,另一端与冠梁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8、技术简单实用,可实施性强,“l”型工字钢基础代替传统悬挑基础,将地上部分脚手架实现落地式搭设,以简支形式代替悬挑形式,无需满足“水平段锚固端长度为悬挑端的1.25倍”的要求,不仅节约材料,提升安全性,还减小了对室内施工的影响,缩短工期。

19、地下室和地上部分进行分段搭设,相比于从地下室一段到顶的搭设方式,更为安全,有利于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地下外架拆除、肥槽回填等内容提前完成施工,不仅可以缩短支护体系工作时间,降低安全风险,还能加快地下外架材料周转,节省成本。

20、“l型工字钢基础”采用钢结构形式,可在工厂批量加工,制作简单,有效节约现场施工时间。且回收价值高,可周转使用,节约成本。

21、采用一定高度双立杆搭设方式,避免使用卸荷钢丝绳,防止钢丝绳对外墙腻子涂料、铝合金窗安装、钢方通安装等工序施工造成影响,同时解决了卸荷钢丝绳较大(因楼层较高,上部增加荷载高度较大)以致于无法安装的问题。

22、底部可调支座的设置扩大了使用范围,降低加工难度,解决基础底部标高不统一的问题,提高周转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设主体(1);所述的搭设主体(1)包括楼板(11)和冠梁(12);所述的楼板(11)和冠梁(12)之间搭设四条支撑梁(2);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上设置有脚手架(13)。

3.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板(11)设置有固定所述支撑梁(2)的u型箍(10);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与所述冠梁(12)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连接装置(8)。

4.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上分别设置有四条用于支撑的斜撑(6);所述的斜撑(6)一端支撑所述支撑梁(2)的水平部分,另一端支撑所述支撑梁(2)的垂直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上分别设置有两条用于支撑脚手架(13)的联梁(91);两条所述的联梁(91)上设置有防止脚手架(13)发生滑移的钢筋头(92)。

6.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装置(8)包括设置在所述冠梁(12)上的钢板(81)、设置在所述冠梁(12)和支撑梁(2)之间用于支撑的螺杆(83)。

7.根据权利要求6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83)上设置有可调螺母(82)和钢方通(84);所述的钢方通(84)设置在螺杆(83)顶端;所述的螺杆(83)一端支撑所述的支撑梁(2),另一端支撑所述的冠梁(12)。

8.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梁端锚固长度为悬挑长度的1.25倍;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分别用三道u型箍(10)固定;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冠梁(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梁端锚固长度为悬挑长度的0.25~0.5倍;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分别用二道u型箍(10)固定;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一端用铰支座固定,另一端与冠梁(1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梁端锚固长度为悬挑长度的0.25倍;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分别用一道u型箍(10)固定;四条所述的支撑梁(2)一端用铰支座固定,另一端与冠梁(1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装置,包括搭设主体,搭设主体包括楼板和冠梁,楼板和冠梁之间搭设四条支撑梁。目前,外架悬挑体系使用卸荷钢丝绳受到层高影响较大,项目层高越高,施工难度也越大,且悬挑架体卸荷钢丝绳影响外墙腻子涂料以及铝合金窗安装等工序施工,悬挑的工字钢对于室内施工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外墙与主体结构外墙共面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该方法和装置简单实用,可实施性强,不仅节约材料,提升安全性,还减小了对室内施工的影响,缩短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峰,刘文,张雷,段科,毛金凤,王强强,廖余,杨亚涛,何兴平,曹福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