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RC柱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81170发布日期:2024-03-12 21:2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SRC柱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src柱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src柱是一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主要特点是采用高强度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制作而成。

2、相关技术中,src柱在施工建造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是需要先在地面上搭建支撑架,并在支撑架上设置筏板,用于浇铸柱子的底部。然后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架放置在支撑架上,再在钢筋架周围放置好模板,然后用泵车将混凝土注入钢筋架内。最后等到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拆除模板即得到一根src柱。

3、上述src柱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安装和拆卸模板,为了避免模板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炸模的情况,需要将各个模板之间牢牢固定起来,然而这样就使得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进行模板拆卸工作时,拆卸工作的工作量较大,且混凝土面和模板都很容易损坏,降低了工程质量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src柱的建造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src柱的施工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src柱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src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图纸的要求画出柱子的位置结构线;

5、步骤2、钢筋绑扎,根据位置线来绑扎结构钢筋从而形成钢筋柱,并在钢筋柱的外侧壁上安装水泥垫块;

6、步骤3、模板安装,在绑扎好的结构钢筋的周侧铺设保温模板并通过连接机构将保温模板与钢筋柱之间进行连接;

7、步骤4、模板固定,在保温模板的外侧均布安装若干竖直的次楞支撑和水平的背楞支撑,并通过穿墙螺丝将次楞支撑和背楞支撑抵紧在保温模板外侧壁上,然后通过紧固机构将位于钢筋柱周侧的四块保温模板固定在一起;

8、步骤5、混凝土浇筑,在对模板的位置进行校正后向模板内部灌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9、步骤6、拆除背次楞,拧动穿墙螺丝与保温模板脱离,取下背楞支撑和次楞支撑,并对保温模板上的穿墙螺丝孔进行封堵和防水处理;

10、步骤7、补缝加强,对各保温模板拼接处的拼缝进行补缝处理,然后再在保温模板面层上铺设加强网;

11、步骤8、饰面加工,在保温模板上压入网格布,然后进行饰面加工,最终得到成品src柱。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温模板铺设到钢筋柱的周侧后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起来,且同时通过次楞支撑和背楞支撑对保温模板进行支撑,使得保温模板内部可灌注混凝土进行src柱的浇筑工作;浇筑过程中,保温模板通过连接机构与钢筋柱连接为一体进行浇筑,从而将保温模板和钢筋柱浇筑在一起一体成型,从而无需后续对保温模板进行拆卸,且由保温模板表面相较于混凝土面更加平整,更利于后续进行墙面的饰面加工等工作,大大提高了src柱的建造效率。

13、可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保温模板包括基板、保温复合层和面板,所述基板与混凝土接触,所述基板表面为毛面;所述保温复合层设置在基板上,所述保温复合层用于减少外界与柱体直接的热传导;所述面板设置在保温复合层上,所述面板与基板配合对保温复合层进行夹持保护。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温模板分成基板、保温复合层和面板三部分,使得保温复合层不与混凝土和外部饰面层相接触,保证了保温复合层性能的稳定,且将基板面设为毛面提高了基板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将面板设置在最外层,使得src柱的外侧更加平整,便于后续进行饰面加工。

15、可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连接机构包括:

16、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布设置在基板上,所述连接管位于基板靠近钢筋柱的一侧且呈水平状态,所述连接管插入到钢筋柱内;

17、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转动设置在基板上;

18、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基板上且用于对定位杆的转动位置进行固定,所述定位杆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与钢筋柱的外层钢筋抵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模板在安装时,移动保温模板带动连接管插入到钢筋柱内,然后根据柱子的长宽尺寸来转动定位杆使得定位杆杆端与基板之间的水平间距符合标准要求,锁定固定组件,连接管插入至定位杆与钢筋柱的外层钢筋抵触后停止,从而完成保温模板与钢筋柱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后续混凝土浇筑时将连接管与钢筋柱浇筑在一起,从而将保温模板与src柱连接固定在一起。

20、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21、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定位杆上;

22、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螺纹连接在基板上且抵紧在固定杆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固定螺杆与固定杆脱离,即可转动定位杆,定位杆转动带动固定杆转动,定位杆转动至目标位置后,拧动固定螺杆抵紧在固定杆上即可,从而完成了对定位杆位置的固定限位工作。

24、可选的,所述步骤4中穿墙螺丝上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板,两块所述夹板对两根次楞支撑或背楞支撑进行夹持,所述固定板在穿墙螺丝作用下抵紧在两根次楞支撑或背楞支撑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墙螺丝上套设固定板,并通过固定板两端的夹板一次性对两根次楞支撑或背楞支撑进行夹持,从而在完成次楞支撑和背楞支撑对于保温模板的固定工作的同时,将次楞支撑和背楞支撑分成两根为一组的形式,加强了次楞支撑和背楞支撑的支撑强度,降低了单根次楞支撑或背楞支撑断裂的概率。

26、可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紧固机构包括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配合对位于钢筋柱四个周侧的保温模板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均位于同一高度上且沿钢筋柱的高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多组。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紧固机构分成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且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均位于同一高度上且沿钢筋柱的高度方向均布设置多组,从而将位于钢筋柱四个周侧的保温模板的位置固定起来,且使得保温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均衡,提高了固定强度。

28、可选的,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

29、两个第一紧固块,两个所述第一紧固块分别位于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块保温模板相背的两侧;

30、第一紧固板,所述第一紧固板设置在第一紧固块的两端;

31、第一对拉螺杆,所述第一对拉螺杆水平穿过两块紧固板,所述第一对拉螺杆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抵紧在第一紧固板上的第一螺母。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两块第一紧固块对位于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块保温模板进行抵触后,移动第一对拉螺杆穿过两块保温模板上的第一紧固板,然后拧动第一螺母抵紧在第一紧固板上,两个第一紧固块即在第一对拉螺杆作用下夹紧两块保温模板。

33、可选的,所述第二紧固组件包括:

34、四个第二紧固块,四个所述第二紧固块以两个第二紧固块为一组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紧固块分别位于钢筋柱没有设置第一紧固块的两侧,所述第一紧固板位于同一组的两个第二紧固块之间;

35、第二对拉螺杆,所述第二对拉螺杆设置在第一紧固块上且穿过同一组的两个第二紧固块之间,所述第二对拉螺杆上套设有第二紧固板,所述第二对拉螺杆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紧固板在第二螺母作用下抵紧在一组第二紧固块上。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两组第二紧固块抵紧在没有设置第一紧固块的两侧的两块保温模板上,位于第一紧固块上的第二对拉螺杆端部穿过两组中的两块第二紧固块之间,然后拧动第二螺母抵紧在第二紧固板上,第二紧固板抵紧在一组的两个第二紧固块上,两组第二紧固块即在第二对位螺杆两端的第二螺母作用下夹紧两块保温模板。

37、可选的,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和第二对拉螺杆上均套设有垫片,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抵紧在垫片上。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对拉螺杆和第二对拉螺杆上均套设垫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抵紧在垫片上,从而降低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与第一紧固块和第二紧固块之间磨损的概率,且减小了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以确保它们之间的连接紧密密封。

39、可选的,所述第二紧固块两端的端面均为呈圆弧形的圆弧面。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紧固块的端面设置圆弧面,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与第二紧固块碰撞时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4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2、1.通过将保温模板铺设到钢筋柱的周侧后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起来,且同时通过次楞支撑和背楞支撑对保温模板进行支撑,使得保温模板内部可灌注混凝土进行src柱的浇筑工作;浇筑过程中,保温模板通过连接机构与钢筋柱连接为一体进行浇筑,从而将保温模板和钢筋柱浇筑在一起一体成型,从而无需后续对保温模板进行拆卸,且由保温模板表面相较于混凝土面更加平整,更利于后续进行墙面的饰面加工等工作,大大提高了src柱的建造效率;

43、2.通过将紧固机构分成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且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均位于同一高度上且沿钢筋柱的高度方向均布设置多组,从而将位于钢筋柱四个周侧的保温模板的位置固定起来,且使得保温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均衡,提高了固定强度;

44、3.通过将第二紧固块的端面设置圆弧面,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与第二紧固块碰撞时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