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21804发布日期:2024-03-05 15:1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特别是一种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坡屋面由于造型复杂,通常采用现浇工艺,尚没有成熟的低成本快速建造预制混凝土屋面体系。现浇混凝土坡屋面由于需设置复杂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复用率低且安装困难,造成现场措施费昂贵。同时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板,如果流动性大则混凝土难以成型,如流动性小则混凝土的密实性难以保证。因此,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始终是施工现场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它能够实现坡屋面的快速安装。

2、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包括外预埋件、内梁柱结构、内预埋件以及坡屋面预制板;

3、若干所述外预埋件埋设于水平屋面外周的梁结构处,外预埋件的表面立设有外钢棒;外预埋件的表面、外钢棒的外侧还立设有定位钢板,所述定位钢板上设有竖向调节孔;定位钢板的内侧还设有标高调节板,所述标高调节板上设有与竖向调节孔对应的螺孔,螺孔与竖向调节孔之间设有螺栓,从而实现标高调节板的高度调节;外钢棒的左右两侧和后侧设有模板,定位钢板和标高调节板的组合与三个所述模板之间围合形成灌浆腔室,且所述灌浆腔室顶部开口的斜率与坡屋面预制板的斜率一致;

4、所述内梁柱结构包括支撑柱以及支撑梁,支撑柱位于外预埋件的内侧且安装于水平屋面的梁结构上;支撑梁安装于支撑柱顶部;

5、若干所述内预埋件埋设于支撑梁顶部,且内预埋件的表面立设有内钢棒;

6、坡屋面预制板由内至外包括依序连接的内平板、坡面板以及天沟;所述内平板上设有与内预埋件位置对应的内灌浆孔,坡面板上设有与外预埋件位置对应的外灌浆孔;

7、使得当坡屋面预制板放置在水平屋面时,内平板放置于支撑梁上,通过向内灌浆孔进行灌浆,使内平板和支撑梁连接;天沟内侧壁贴于水平屋面的外侧壁面,坡面板支承在标高调节板上,通过向外灌浆孔灌浆,使坡面板和水平屋面连接;

8、所述坡屋面预制板根据安装位置分为了坡屋面板、坡屋面阴角板、坡屋面阳角板;

9、所述坡屋面板的坡面板为矩形,使得内平板和天沟等长;

10、所述坡屋面阴角板的坡面板为内侧边长于外侧边的直角梯形,使得内平板长于天沟,且两个相邻的坡屋面阴角板中,内平板和天沟的一侧边为斜边;

11、所述坡屋面阳角板的坡面板为内侧边短于外侧边的直角梯形,使得内平板短于天沟,且两个相邻的坡屋面阳角板中,内平板和天沟的一侧边为斜边。

12、所述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1:在水平屋面外周的梁结构处完成外预埋件的铺设,之后完成内梁柱结构中支撑柱和支撑梁的浇筑,其中支撑柱安装于水平屋面的梁结构处,在支撑梁上完成内预埋件的铺设;

14、步骤2:在内预埋件上焊接内钢棒,同时在外预埋件上焊接外钢棒;之后在外钢棒的外侧焊接定位钢板,并在定位钢板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并调节标高调节板;再根据坡屋面板的斜率在外钢棒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安装模板,使得定位钢板和标高调节板的组合与三个所述模板之间围合形成灌浆腔室,且所述灌浆腔室顶部开口的斜率与坡屋面预制板的斜率一致;

15、步骤3:在支撑梁上表面坐浆,同时在灌浆腔室的模板上表面涂抹发泡胶;

16、步骤4:逐一进行坡屋面预制板的吊装;吊装时,内平板放置于支撑梁上、坡面板支承在标高调节板上且天沟内侧壁贴于水平屋面的外侧壁面;

17、步骤5:对安装就位的坡屋面预制板的内灌浆孔和外灌浆孔进行灌浆处理;

18、步骤6:对坡屋面预制板进行防水层和饰面层施工。

19、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发明的坡屋面预制板能够实现混凝土坡屋面的快速安装,保证安装周期,并且整体造价低。

21、2、针对坡屋面预制板和水平屋面之间距离较小处的连接方式进行优化,提高了安装效率和连接强度;具体的说,通过定位钢板和标高调节板的组合与三个所述模板之间围合形成灌浆腔室,确保了该区域不会出现漏浆的情况,保证了内灌浆孔与水平屋面的连接强度。

22、3、定位钢板和标高调节板采用可调的方式,保证了外预埋件与坡屋面预制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保证二者之间可以实现可靠支承,后期通过发泡胶密封,保证了灌浆作业时漏浆情况不会发生。

23、4、后焊接的钢棒和灌浆孔的组合,可以有效地补偿预埋件的施工偏差,通过后灌浆作业可以保证预制屋面板和水平屋面的整体性。

24、5、预制坡屋面本身在吊装完成后,其整体受力稳定,内平板搭接在支撑梁上,坡面板支承在标高调节板上,天沟内侧贴于水平屋面的外侧壁面,后期仅需灌浆即可完成固定作业,操作简单。

25、6、由于坡屋面阳角板中可能内平板短于天沟,呈现一个内轻外重的情况,故施工过程中,坡屋面阳角板的坡面板与相邻的坡屋面板的坡面板之间还可设有贴焊钢板。



技术特征:

1.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预埋件(1)、内梁柱结构(2)、内预埋件(3)以及坡屋面预制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屋面阳角板(53)的坡面板(42)与相邻的坡屋面板(51)的坡面板(42)之间还设有贴焊钢板(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支撑柱(21)顶部设有延伸部(211),使得支撑柱(21)呈倒l型;所述支撑梁(22)安装于延伸部(2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高调节板(14)的顶部设有向内倾斜的倾斜部(141),所述倾斜部(141)的斜率与坡屋面预制板(4)的斜率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坡屋面预制板(4)的类型,所述步骤4和步骤5中之间还包括步骤4.5,所述坡屋面阳角板(53)的坡面板(42)与相邻的坡屋面板(51)的坡面板(42)之间还设有贴焊钢板(54)。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包括外预埋件、内梁柱结构、内预埋件以及坡屋面预制板;坡屋面预制板由内至外包括依序连接的内平板、坡面板以及天沟;所述内平板上设有与内预埋件位置对应的内灌浆孔,坡面板上设有与外预埋件位置对应的外灌浆孔。所述预制装配式坡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浇筑内梁柱结构,之后安装内、外预埋件;逐一进行坡屋面预制板的吊装;对安装就位的坡屋面预制板的内灌浆孔和外灌浆孔进行灌浆处理。本发明公开的坡屋面预制板能够实现坡屋面的快速安装,保证安装周期,并且整体造价低。

技术研发人员:任彧,张雅杰,池思源,林祯杉,吴雨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