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5212发布日期:2024-03-12 21:0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墙面施工的,具体是一种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传统内墙面施工通常采用湿作业方式,需进行满刮腻子、磨光、第二遍满刮腻子、磨光、封底漆、第一遍乳胶漆、磨光、第二遍乳胶漆。传统内墙面施工技术所需材料种类多、工序复杂,并且难以实现周转使用,施工时往往需要现场加工、固定,并且施工质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存在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另外,产品的标准化与模数化的也极为欠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墙快装体系的发展。

2、如申请公布日为2021.10.12、申请公布号为cn113494151a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室内墙面施工方法,涉及室内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s1.安装沿顶龙骨和沿地龙骨;s2.安装竖向龙骨;s3.安装门洞口框;s4.安装横撑龙骨;s5.安装管线;s6.安装一侧的石膏板;s7.安装填充材料;s8.安装另一侧的石膏板;s9.接缝;s10.面层施工。s9的操作方法为:s91.固定件防锈处理;s92.刮防锈腻子;s93.刮嵌缝腻子;s94.粘贴拉结带;s95.隔墙阳角防护;s96.刮找平腻子;s97.刮罩面腻子;s98.打磨。

3、上述现有技术中,隔墙的填充物稳定性好,但是仍需采用湿作业方式,步骤繁琐,工作效率低且不便于周转使用。

4、因此,如何改变湿作业的施工方式、简化施工工序并提高工作效率、可周转使用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解决了内墙面施工需采用湿作业方式施工、施工步骤繁琐、工作效率低且不便于周转使用的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拼装墙体轻钢龙骨框架;

5、s2:在轻钢龙骨框架内安装天地龙骨、竖向龙骨、横撑龙骨;

6、s3:布置水电管线;

7、s4:在龙骨框架内侧填充保温板;

8、s5:通过连接件一安装石膏板;

9、s6:通过连接件二安装竹木纤维饰面板并调整位置;

10、s7:墙体阴阳角处安装压条;

11、s8:当使用完毕后,拆卸s1-s7中的各构件周转使用。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一包括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石膏板与所述墙体轻钢龙骨框架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二包括设置在所述石膏板上的卡槽、设置在所述竹木纤维饰面板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滑动配合。竹木纤维饰面板和石膏板通过自研凹槽和卡扣卡接并进行滑动配合,竹木纤维饰面板可水平移动,便于调整临时面板的位置,墙面的拆除也十分便捷,各构件可收至仓库供下次施工使用,节约成本、降低制作时间,省时省力。

14、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呈c字型,所述卡槽上设置有孔一,固定件一依次穿过所述孔一、所述石膏板与墙体轻钢龙骨框架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卡扣通过导架与所述竹木纤维饰面板连接,所述导架呈条状,所述导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孔二,所述卡扣的底板上设置有孔三,固定件二依次穿过所述孔三、所述孔二与所述竹木纤维饰面板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导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可根据现场的需要左右推拉竹木纤维饰面板,方便调整位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呈蝶翼型,所述卡扣的翼板上设置有万向球。

18、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球形限位滑道,所述万向球与球形限位滑道滑动配合,便于后期调整竹木纤维饰面板的位置,避免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摩擦力过大造成构件损坏。

19、进一步地,沿所述竹木纤维饰面板的周向分别设置有凹槽、凸块,相邻的竹木纤维饰面板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卡接配合,使相邻的竹木纤维饰面板拼接效果更优,避免产生缝隙。

20、进一步地,s6的具体步骤如下:

21、s6.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竹木纤维饰面板上导架的间距;

22、s6.2:将若干个卡扣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导架上;

23、s6.3:在石膏板的对应位置安装卡槽;

24、s6.4:将卡扣与卡槽滑动配合。

25、本发明具体的有益效果包括:

26、1、本发明中的各组成部分取材便利,本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五金件均可就地采购,并且各构件间连接所使用的连接件、固定件均可轻松拆卸,便于后续周转使用;

27、2、本施工方法所施工出的内墙面体系安拆更加方便、稳定性和耐久性更强,各部分之间优势互补,不仅实现体系力学性能稳定,并且内部材料隔声、隔热性能更好的发挥,外侧饰面层良好的防水和稳定性极大提升了体系的使用寿命,适用于装修效果要求高、周转使用次数要求严格的内墙面施工;

28、3、墙体轻钢龙骨框架所施工的框架具有自重轻、受力性能好等优点,利于提高墙体整体的稳定性;框架内填充保温板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效果,并且满足对于防火等级要求;石膏板作为隔离层进行施工,能够起到隔绝潮气的作用,同时可加强墙体整体性,固定采用自攻螺丝借助电动螺丝枪等工具可轻松拆卸,操作简单方便;最外侧竹木纤维饰面板具有防水性能优良、具有一定强度不易变形,并且成品饰面板无需再进行二次装饰涂刷饰面漆、铺贴饰面贴纸等优点,避免由于二次装饰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建筑垃圾,同时可根据房间高度现场裁切加工,同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提高墙体耐久性;解决了传统内墙面遇潮即出现锈蚀、饰面漆脱落等常见质量问题;

29、4、竹木纤维饰面板和石膏板通过自研凹槽和卡扣卡接并进行滑动配合,竹木纤维饰面板可水平移动,便于调整临时面板的位置,墙面的拆除也十分便捷,各构件可收至仓库供下次施工使用,节约成本、降低制作时间,省时省力;

30、5、本发明中的整套流程作业难度小,且全程无湿作业,在保障施工环境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实现即装即用、绿色环保,并且所施工内墙面经久耐用,稳定不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一包括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石膏板(3)与所述墙体轻钢龙骨框架(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二包括设置在所述石膏板(3)上的卡槽(11)、设置在所述竹木纤维饰面板(4)上的卡扣(12),所述卡扣(12)与所述卡槽(11)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呈c字型,所述卡槽(11)上设置有孔一(13),固定件一依次穿过所述孔一(13)、所述石膏板(3)与墙体轻钢龙骨框架(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2)通过导架(14)与所述竹木纤维饰面板(4)连接,所述导架(14)呈条状,所述导架(1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孔二(15),所述卡扣(12)的底板上设置有孔三(18),固定件二依次穿过所述孔三(18)、所述孔二(15)与所述竹木纤维饰面板(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架(14)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2)呈蝶翼型,所述卡扣(12)的翼板上设置有万向球(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卡槽(11)的内部设置有球形限位滑道(16),所述万向球(17)与球形限位滑道(16)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竹木纤维饰面板(4)的周向分别设置有凹槽、凸块,相邻的竹木纤维饰面板(4)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卡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6的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临建内墙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拼装墙体轻钢龙骨框架;安装天地龙骨、竖向龙骨、横撑龙骨;布置水电管线;在龙骨框架内侧填充保温板;通过连接件一安装石膏板;通过连接件二安装竹木纤维饰面板并调整位置;墙体阴阳角处安装压条;当使用完毕后,拆卸各构件周转使用。本施工方法所施工出的内墙面体系安拆更加方便、稳定性和耐久性更强,外侧饰面层良好的防水和稳定性极大提升了体系的使用寿命,适用于装修效果要求高、周转使用次数要求严格的内墙面施工;竹木纤维饰面板可水平移动,便于调整临时面板的位置,墙面的拆除也十分便捷,各构件可收至仓库供下次施工使用,节约成本、降低制作时间,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路广,聂洪泽,贾少飞,梁新亚,李相坡,铁成,耿海龙,汪银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